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24悦读>>文章内容
青衿书语 思享同行——“博雅”青年教师成长营之悦读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书香漫卷处,青年共此时。3月5日下午,二十四中青年教师围坐畅谈,开启了一场教育理想与人文哲思的对话。活动融合专家引领、作业点评、规划指引、领导寄语等多个环节,令全体青年教师获益良多。

图1.png


专家引领促成长,本次活动邀请到我校语文特级教师梁增红老师为青年教师们指点迷津。梁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教育经验,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细腻详实的案例,从“站在教育的角度:人在课中央”“站在教学的角度:从经历到经验”“站在学科的角度:用专业赢得尊严”“站在教师自身角度:追求有品质的教学”四个方面为青年教师传经授道,四个维度的解读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哲学,又有脚踏实地的实操智慧,青年教师们或会心颔首,或凝神记录,认真汲取了梁老师的宝贵建议。


师发处徐峥副主任对青年教师的寒假作业进行了细致暖心的点评,既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也对青年教师的智慧闪光点进行了鼓励。青年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将书本知识内化为阅读体悟,促进了专业的长足发展。徐峥副主任宣读了本学期的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方案,以期青年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成长。


童媛副校长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饱含期待,历数了开办成长营以来各位青年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此外,童校长还寄语青年教师要有成长的愿望,珍惜学习的机会,立足雅活课堂建设,充分发掘二十四中这一平台的优质资源,以促进自身长足发展。

图4.jpg


此次交流会不仅拓宽了青年教师的教育视野,更使他们找到了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走上了一条行稳致远的成长道路。

(文、图/张姬缘)

青年教师感悟:

“教师应该立在课堂中央”。化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当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思维,转化为学生理解世界的钥匙。当讲解溶液酸碱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胃酸过多需要如何调节?这不仅是中和反应的应用,更是对"适度原则"的生动诠释。在教学中践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让学生获得双重收获。讲授化学平衡时,我会让学生观察茶水静置后的分层现象,理解动态平衡的普遍性。这种认知迁移到生活中,学生自然懂得:学习需要劳逸结合,人际关系讲究张弛有度。通过电解水实验,学生既掌握了物质转化规律,也领悟到"分解与重组"的创新思维。

——徐沛然

 

教学的核心是“以生为本,以情唤情”。如果简单的说教学岗位是一份工作,教育则是一份需要倾注心血与情感的事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与积累。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学科知识的深化,还是教育心理学、课堂管理技巧的提升,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梁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反思与实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李陈乐

 

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通过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像梁老师那样,怀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做学生运动生涯的引路人,让体育教育回归其本质——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在运动场上,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品质。

——臧可

 

曾羡慕主科老师影响学生思想,现在明白:学生在篮球场上学会为队友加油,在接力赛中理解团队节奏,这正是生动的成长课。正如梁老师《简洁语文》所述,教育是守望而非催促。体育老师应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让他们在阳光下笑着流汗,自然爱上运动。这样的体育课,或许就是成功的教育。

——杨至轶

 

这场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有温度的教育给予学生尊重、自主和表达的机会,助力学生在成长路上绽放独特光彩,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充满期待,相信在这种理念滋养下,我们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许健

 

帕尔默强调课堂应以学科本身这一“伟大事物”为中心,而非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主导。在生物教学中,我会尝试将“知识”还原为“生命现象”。当学生惊叹于微观世界的秩序时,生物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图表,而是生命的密码。此时,师生共同围绕“细胞”这一伟大事物展开探索,课堂成为知识与生命共鸣的场所。

——李万行

 

这场讲座犹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教学的新思路。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决心积极借鉴梁老师的方法。一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让课堂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阐述数学思路,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杨柳青

 

通过梁特分享的课例和对于教学的思考,我发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简单的技能积累,而是生命的不断丰盈。 梁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优秀教师的炼成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 作为新教师,我深知专业成长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梁特的实践启示我:只要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坚持对教学的反思,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更体现在教师自身生命的绽放中。

——牛月

 

教育是一项终身事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座中,梁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阅读教育专著,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期待。我将以敬畏之心对待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点燃者,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烨斐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的相遇。“人在课中央”的理念重塑了我对课堂的认知。我自己在备课时总是纠结某一个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在课堂当中也存在让学生埋头记笔记的现象,有时总是一整节课鸦雀无声。梁老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语文课堂不是知识传输的流水线,而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是带着独特生命印记走进课堂的,教师需要用文学的烛光点亮他们内心的星空。

——张姬缘

 

审视过去,作为新教师,我常常担心课堂不够完美,环节不够流畅。但梁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教师的完美表现,而在于学生的真实成长。当开始关注“学得好”的本质,课堂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或许就是梁增红老师教育思想给新教师最好的启示:“教师要立在课堂中央”,原来不是站在物理空间的中点,而是要在师生思维的共振点上架起桥梁。

——吴怡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梁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美好,更让我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更专业的精神,去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在教育这片星空中,继续追寻属于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杜俊

 

初中地理教师的刨根问底态度是地理教学的灵魂所在。它不仅能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地理知识殿堂的大门,引领他们在地理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朱琴茜

 

越育人,越要有成己之心。越教书,越要有读书习惯。越教育,越要有远大理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也许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会是许许多多琐碎、繁杂的学校教育教学的事务,也一定会有学生成绩的压力。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做老师的初心,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写作。记住用思想引领行动,不要用思想代替行动,更不要用行动代替思想。那片星空,你要永远记得哦!

——杨文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