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我市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的基本功,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对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常州市教科院于12月5日在常州市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活动。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培训。
一、心灵启航 班会育人
班会作为连接学生心灵、促进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平台,其意义愈发凸显。本次培训首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班会,旨在通过生动、实用的内容,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启迪。
体育精神与团队力量的双重奏
在黄瑜洪老师的引领下,一场以《遇见光 追逐光 成为光》为题的班会拉开了序幕。班会通过回顾秋季运动会的点点滴滴,激发了同学们对体育精神的深刻理解。从卞同学800米赛跑的坚持,到李同学学习秘诀的分享,再到《开学第一课》中潘展乐坚持游泳的励志故事,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不懈追求与团结协作的光芒。通过团队小游戏和军训视频的回顾,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团结互助、勇于挑战的种子。未来之光的展望环节,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纷纷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一中学子的自信与担当。
情绪管理与逆商提升的双向赋能
张蓉老师的《凝心聚力 遇见成长》主题班会,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探索与成长之旅。从QQ空间的一条情绪崩溃说说入手,张老师巧妙地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情绪崩溃背后的原因。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剧短片,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小安同学的内心挣扎,并在小组讨论中总结出多重归因。紧接着,张老师带领大家穿越到故事中,尝试改变角色言行,以避免情绪崩溃的发生,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同理心,更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情绪迫降冷却法、书籍推荐以及LEAD逆商提升策略,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情绪管理和逆商提升工具箱。最后,通过凝心聚力铸就锦囊的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为个人与集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共同成长。
二、智慧交融 德育深耕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队伍。班主任在繁琐的班级管理中,汲取他人智慧,定当事半功倍。专题讲座环节一共邀请了三所学校的三位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个人的实践进行分享。
德育融合新视角:活动设计的多元取向
常州市第五届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俊老师首先带来了一场微讲座《从整合到融合:德育活动的设计取向》。他从三个层面进行分享:学校德育活动的融合、学科德育活动融合、主题班会融合。他以北郊高中第21届体育节为例,讲述如何将“美育”“食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等进行大融合,以全员育人、全域育人为导向,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皆参与,给参会老师提供了多元化活动融合示范样本。通过对“评选2024年度十大关键词”等活动的介绍,清晰勾勒出德育活动从融合到整合的过程,为参会老师呈现了一场独具 创新特色与智慧启迪的盛宴。
协同育人生涯路:规划能力的有效培养
常州市奉英名师工作室成员赵洁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生涯教育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举措》,赵老师结合学校的课题与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家校协同培养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她提出了五条路径:亲子共读、亲子实践、亲子共话、活动评价、总结延伸。赵老师以具体详实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强、内涵丰富的生涯教育实践模板。
全员育人新实践:协同贯通下的素养培育
常州市第一中学石瑛老师结合一中家校社全员育人的实践和大家一同探讨了《协同贯通全员育人的路径》,她通过“协同”和“贯通”的概念入手,用清晰的图谱结合理论,全面展示了一中思政育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整体构架。并让与会老师感受到在四大素养——绿色健康生活素养、红色实践创新素养、蓝色责任担当素养、彩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浸润之下的一中学子蓬勃的生命活力。她的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
最后常州市德育教研员钱柳云老师给予了两节班会课和三场微讲座以高度评价,并提出三个关键词:整合、融合、创新与全体班主任共勉。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见证。匠心铸魂,德育润心,在探索学校德育发展道路上工作室成员定当智慧前行,“育”见美好。
(组稿/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