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专家赋能助成长 深度调研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理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12月3日,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学科教研员莅临24中开展学科教学调研工作,为课堂教学提灯引路,为教师专业成长高效赋能。

深入课堂   精准把脉

第一阶段,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听取了各年级各学科常态课,了解24中教育教学生态。授课老师们立足课标和学科本质特征,关注具体学情,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设计有效学习任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同学们专心听课,积极参与分享讨论,充分体现了我校“立雅课堂”的生动样态。

分组交流   用心指导

第二阶段,教研员们与各学科教研组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认真评课研讨,教研员们与老师们充分深度交流,就如何落实新课标、探索新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校本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助推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语文:刘高平院长充分肯定了执教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深度,尤其是针对新教材的变化和课标的价值,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4.jpg


数学:三节数学课精心设计,内容结构化,都设计了恰当的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活动丰富,强调学科实践,学生参与度高,讲练结合,有理解有操作有评价。

5.jpg


英语:三位年轻教师的课堂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单元主题意义,始终体现“横向辐射,纵向挖掘”的教学设计,全面铺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其中七年级的两位老师还进行了同题异构,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渗透,在教学中结合思政学科、美术学科、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不仅进行了跨学科教学,也增加了我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九年级的综合技能课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对于观点辨析做了很多问题的推动。

6.jpg


物理:实验设计合理,能准确运用伏安法原理来测量电阻,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实验前的知识准备,分析提醒到位,促进学生小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7.jpg


化学:三位老师的课能做到主线(知识线)和暗线(方法线)结合将课堂教学层层推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能关注学法指导,体现化学学科特色。

8.jpg


道德与法治:两位老师以专业的素养服务课堂教学,以精心的设计实施课堂教学,以丰富的活动滋润学生成长。后续要多研究课堂时间的安排,也要争取在更大的舞台历练。

历史:两位老师史料新颖,分析到位。学史崇德,体现时代精神。注重情境任务的设置,聚焦学习,中外古今联系巧妙,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好。

9.jpg


生物: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表达清晰流畅,在情境创设和素材的选择方面,都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问题设计巧妙,有思维含量。

10.jpg


地理:两位老师目标明确具体,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相契合,且得到有效落实;教学流畅,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后续可以更注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确保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11.jpg


音乐: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形成懂欣赏、会表达、善合作、乐编创的能力,并有机的融合了相关姊妹艺术和其他学科知识。

12.jpg


美术:两位教的设计应用课型,从不同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设置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效果

13.jpg


体育: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本课与历史学科相融合,由“学”四部分组成,课堂设计巧妙,器材利用的非常有新意 ,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田径运动技能完成长征这个艰险过程的体验。

信息技术:两位师新旧知识点联系紧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学生作品评价中,注重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14.jpg


心理: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环节结构清晰层层递近,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集中反馈,导向引领

校领导班子、蹲点干部全体成员听取了教研员们的集中调研反馈。

15.jpg


学科教研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过程流畅,体现了老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生课堂表现佳,展现出了雅正学子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就各自的学科提出了相关合理的建议。

校长汤伟成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把脉会诊”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校一定会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进取之心不断提质增效,推进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建设,提升24中教育教学品质。

24中将以本次常规调研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高品质发展,成为“常有优学”的一张闪亮名片。

(文/殷丹   图/各教研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