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24悦读>>文章内容
红色经典润心灵 书香四溢共分享——“品读红色经典”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为深化校园文化底蕴,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近日,校德育处组织开展了“品读红色经典”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重温红色经典,深化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促进个人品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的提升。

活动之初,德育处将活动相关方案发到了各班,并且细致入微地向各班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学生们积极响应,阅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倾听红色故事,用照片方式记录个人或全家的读书过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会课交流分享书籍梗概与阅读感悟,抒发爱国情怀。活动中,同学们阅读了《红岩》《小英雄雨来》《红星照耀中国》等经典红色作品,将内心的感悟与爱国情怀凝聚于笔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面对敌人的残酷刑罚和死亡威胁,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信念,他们的故事在分享者的口中栩栩如生,仿佛将同学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在各位参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进展顺利,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活动尾声,语文组老师们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严谨细致的评价,最终共同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一、二、三等奖。


此次“品读红色经典”读书分享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激发了他们珍惜当下、勇担使命的壮志豪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愿雅正学子们将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

(文/吴怡然

学生感悟: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英雄辈出,尤其在近代百年的风云变幻中,无数中华儿女为革命事业挺身而出,犹如生命之火炬,照亮了新中国前进的道路。

阅读《红岩》一书,不应仅局限于书页之间,应深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精神。江姐就义前的从容坚定,展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华子良忍辱负重数十年,最终引领革命烈士突出重围,彰显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许云峰则以自己的双手为同志们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虽最终慷慨赴义,但其英勇事迹永载史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先辈们的肉体虽已消逝,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继承先辈遗志,将过去的光荣传统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4于霁钦

《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塑造了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歌颂了革命者们的伟大品质。

如今五星红旗的底色,是革命战土的鲜血;气势磅礴的国歌,是革命战士的呐喊;中华民族的胜利,是革命战士的信念。革命者点燃暗夜的星火,成为世人的光,我们应做他们的眼睛,做他们的双腿,做他们的手指,去感受这泱泱华夏。

国之英者,吾辈之光亮!

——八5朱芝慧

 

“山河万里寻绿脊,长征跋涉握红旗。”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用意志与血汗填满,留下传奇的篇章。那么,究竟何为长征精神?

两岸绝壁下的大渡河水,波涛汹涌,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防线,阻挡红军北上的一道屏障。然而,十七勇士凭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忠诚,不惧困难,不怕牺牲,在枪林弹雨中英勇冲锋,渡过了这条天险大渡河,开辟了一条红军北上的通道。高耸入云的山峰,寒冷刺骨的风雪,稀薄的氧气,每一步都像是在与死神较量。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裳,却要抵御冻结一切的严寒。他们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在雪山攀登,坚定地迈过了这道难关。

长征精神,是坚定的信念,是不屈的意志,是团结的力量,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动力。常言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上,仍需以长征精神为指导,赓续薪火,砥砺前行,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书写中华民族的复兴篇章。

——八(6翟欣悦

 

身殒为国今何有?只留“红岩”在人间。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是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一种红色浪潮,那么“红岩精神”一定是浪尖上耀眼的一抹璀璨。

我认为的“红岩精神”是一种坚强。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书中的江姐毅然决然拒绝透露情报。她说“你们的牙签是竹子做的,而中国共产党是铁做的。”这样的坚强不屈实在是令人佩服。

“红岩精神”更是一种责任,书中机智冷静的许云峰,在当时恶劣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他目光坚定扛下了这份解放中国的重担。作为学生, 当我们解决问题时,反复思考,绞尽脑汁也是一种坚强。在生活中,我们为建设“最美校园”奉献力量也是我们的责任。

“红岩精神”是一代人的传奇,是他们用鲜血铸成的,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会将“红岩精神”代代传承!

——八7黄启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