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韶华不负夏日长 暑期培训共成长——2024年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生物学科暑期联动教研
发布时间:2024-08-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为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师职业素养,夯实教师业务水平,推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团队综合素质,8月20日上午,在常州市虹景中学开展了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生物教师暑期联动教研活动。


有幸请到常州市特级教师邰玉韦,为我们开展题为《指向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研究》的讲座。以“提升素养、聚焦实践、深度研究、协同发展、个性形成”为核心,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学术氛围的营造浸染,激发初中生物学教师发展的内在潜能。

图片3.png


01核心素养下关键能力之内涵

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是核心。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解决真实问题的关键能力,其能力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跨学科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初中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四个特质:主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进阶性。学生关键能力只有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才能表现出来,即关键能力是外显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并在活动中逐步生成。同时,关键能力具有可迁移性、跨领域性、通用性,是能力结构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并指向核心素养。

02指向关键能力的教学评价趋势

新课标课程实施中的评价建议强调:“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着力考查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科实践活动的评价,需要明确项目每一环节的评价标准,如项目价值、设计思路(概念依据、跨学科知识、基本思路和方法等)、实施的具体步骤、最终成果形式(产品或报告等)、实践反思等。同时,还要有机结合课上与课下,及时评价各阶段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过程当中注重表现性评价的类型有口头汇报、演示、模型、实验、辩论、角色扮演、海报、笔记、作品、学习理解单、档案袋、视频、概念图、研究论文、日志、实验报告、表演、产品说明书等。其中,学习理解单是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一个重要载体。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评价方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反思、有批判、有生成、有提升。

图片4.png


03创新培养关键能力的教学实践

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跨学科实践能力包含学生的工程学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跨学科实践能力是实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培养跨学科实践能力是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邰老师应用生动鲜活地优秀案例向我们诠释了探索指向学生关键能力发展应用科实践活动案例。

图片5.png


足履实地,行方志远。此次培训紧跟时代,理论深厚,案例精彩,老师们收获满满。面对即将来临的新学期、新征程、新征途,通过这次讲座学习,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生物教师将笃行坚持不懈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反思型、创新型的新时代生物教师。

(组稿/常州市虹景中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