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为加强学校各教研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校本教研能力,点燃教育情怀。6月28日,二十四中在蓝厅举行了教研组风采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杨小春副校长主持,特邀常州市教育科学院李能国副院长指导点评。
各教研组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取得成果、后期计划等方面进行逐一展示,充分展现了二十四中各教研组取得的丰硕成果。
语文组:光而不耀,静水流深。语文组立足核心素养,扎根课堂,集体备课,磨砺课堂;通过讲座、评优课等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进步;开展了各种多彩的特色活动,推进特色社团建立,丰富了师生生活。
数学组:累“数”不辍,丘山崇成。数学组全体老师本着“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宗旨,认真备课,构建高效课堂。不断进行教育研讨,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
英语组:最是行思能致远。英语组全体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成长,以严谨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以创新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扎实的教育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物理组:指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实践。物理组全体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集团教研等形式,坚持以目标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多样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物理的校本作业进行的重新设计和编排。
化学组:化科学之理,教严谨之学。化学组教师坚持变革图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课下共同合作,深入研究,共同协作设计制作校本作业,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习效率,进一步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政治组:守正创新。政治组以健康、包容、敬业、学习、担当、奉献为基底,通过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宪法知识宣讲等)和推进集团教研活动等举措,培养优秀青年教师。
历史组:任重道远,快马加鞭。历史组教师们致力于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教育,致力于做发展型、钻研型的教师。结合常州本地历史文献,开设常州文化溯源这一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教育教研工作成绩突出,多位教师撰写的教育论文在各大期刊发表。
地理组:教海拾贝。地理组教师们将地理与现代科技如AR进行了紧密结合,发表多篇课题论文。同时将地理与时政、茶文化、工程建设的相结合,将多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地理。
生物组:在实践中进步。生物组教师坚持老中青,传帮带的理念,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学习新理念,不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深耕并精耕于教学理论学习与研究、专业技能提升与拓展、课堂实践改革与创新。
信息组:砥志研思,笃行致远。信息技术组是一支团结敬业、开拓进取、善于学习和总结的队伍。组内教师除了承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多媒体教室管理、视频制作等信息化工作。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各类竞赛辅导等方面取得优秀的成绩。
艺术组:勇于创新,奋力前行。艺术组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勤于学习,教学相长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成长,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把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育教学和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负责多个艺术社团,在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体育组:“体”始于行 “育”动于心。体育教研组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促用,致力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鲜明的特色,在教学、训练、竞赛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活动的最后环节,教科院李能国副院长对各教研组的一学期扎根实践总结肯定,对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表示赞赏,同时进一步指出,教研组应当具备四个品质:组织性、纪律性、共同的行为方式和荣誉感。以追求卓越,向上发展为目标,学会观察,积极自省。最后,李院长用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勉励我校教师,希望各教研组站位要高,情怀要广,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讲话切中教研组建设的核心领域,为教研组建设指明了方向与要求。
(文/李万行 图/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