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中小学的宣传和推进,促进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探索亲子教养的有效方式,构建和谐幸福家庭,5月24日下午,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2024年常州市“国际家庭日”观摩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由常州市勤业中学承办,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陶莹老师在本次活动中开设相关主题德育示范课。常州市德育教研员钱柳云老师、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负责班主任工作管理和研究的相关负责人、常州市第六批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班会课例展风采
常州市勤业中学何文雅老师执教班会课《爱的双向奔赴》。何老师以有趣的互动小游戏导入,通过父母与孩子彼此在对方引导下,蒙眼绕过障碍物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亲子沟通间的小矛盾。随后,何老师运用两段视频素材,分别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控制情绪、互相尊重,从家长自身出发,总结出家长在家庭中要做好榜样示范、智慧引领。课堂中的小游戏“曾经的TA”,同学们看旧照片猜父母,明白了要懂得感恩和珍惜。整节课重视体验感受,入心入情。
第二节课,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成员陶莹老师执教班会课《成长的烦恼》。课堂伊始,陶老师借助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意识到青春的烦恼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别开生面地引入课题。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情景短剧、亲子默契考验等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学会共情、换位思考,理解敞开心扉、了解彼此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关键。之后的实验和情景模拟也让亲子双方认识到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彼此,转换情绪和交流方式更有利家庭矛盾的解决。最后的环节,抽取家长寄语盲盒,又是一次亲子间的真情对话,将整个班会课推向高潮。成长的烦恼不可避免,但只要处理得当,学会尊重和理解,成长也会不烦恼。
情景模拟支高招
课后,常州市勤业中学特级班主任翟秀娟老师邀请两位家长进行情景模拟。两位学生家长谈起在处理孩子手机使用方面的问题时引起了共鸣。网络成瘾引起的厌学问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翟秀娟老师以真实的学生案例,针对手机使用、网络成瘾等问题进行了情景模拟,剖析母子手机冲突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理解和接纳。翟秀娟老师提醒,给孩子制定规则其实也是给家长制定规则。从三个方面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从学校层面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学科上对其进行指导;给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适时寻求同桌和同伴的帮助。家长要做到共情认可、理解接纳、自我反思、具备规则意识和激励意识。翟老师模拟的家校现场座谈会为在场教师们提供了做好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讲座分享促成长
最后,常州外国语学校特级班主任魏东华老师分享主题为《行微积渐,同舟共帆——谈谈校家沟通的细节与关键》的讲座。魏老师表示校家关系是极其特殊的长期合作关系,家校沟通的关键在于培养情感,要注重积累感情的契机,如突发时间、评优评先、困惑解答、日常交流等;面对家校交流的困难,我们需要明确“沟通”这个多学科概念,了解沟通的话术技巧,在彼此交流观点中做好引领,怀着关心和指导的意识预防矛盾,化解冲突。魏东华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从教师自身情绪、家长教育意识和交流谈话技巧等多个角度为教师们指明了家校交流困难的对应策略。
勠力同心,敦行致远。本次德育研讨活动,领衔人缪老师和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研讨,成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主题班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将继续根植德育研究,在专业化教育教学的路上前行。
(组稿/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