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提升班主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能力。4月25日下午,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在常州市经开实验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激活校家社协同育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得到常州市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大力支持,张慧群校长、经开区法院李丹丹法官、常州市经开区教育系统中青班成员、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全体班主任及缪春蓉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用心上好课
活动首先由高丽娟老师精心呈现了一堂富有启发性的生命教育课——《校家社协同,守护美好青春》。高老师以剧本杀的形式开始了整节班会课的学习,新颖别致。通过精心设计脚本,让学生沉浸其中,从而导入本堂课的主题。从情景演绎到探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高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梳理应对欺凌事件的多种形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除此以外,高老师还善于结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邀请家长、法官共同参与这节班会课,有家长情真意切的感受,有法官科学严谨的讲解,为学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相信会给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用爱培育人
接下来,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分别在主题引领下开设了两场讲座。
第一位俞靖老师开设了主题为《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分析与家校社协同干预的策略讨论》的讲座。她在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焦虑现状,然后针对一现象详实分析了学生学习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焦虑症;2.学生对自我的不恰当认知;3.学生个体的气质差异;4.师源性学习焦虑的存在。对此俞老师结合学校融合教育的相关举措,探究了诸多策略。第一,天宁润心在行动。平时多关注平台信息,并召集专业团队共同协作。第二,家校社协同下干预策略的讨论。首先要从学生主体入手,然后协同老师共同制定策略,最后联合家庭、借助社区,形成教育合力。第三,在思考在行动。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寻找合作新途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位陶晓宇老师开设了主题为《亲爱的孩子,见字如面》的讲座。陶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有着浓浓的教育热情,从去年起,她便坚持给学生每天写一封信,到现在已有百余篇。她讲述了自己决定给学生写信的初衷,从尝试到坚持,最后成为习惯。陶老师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曾有过想放弃的时刻,但每当想到学生的期盼、家长的支持,她的内心便涌起了不竭的写作动力。陶老师的娓娓述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温柔、热烈的教育初心,让在座的老师为之动容。
研讨共进步
班会展示和两场讲座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和中青班的成员们感触颇深并对高老师的班会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中青班的老师说今天的这节班会课让她们感受到了别出心裁的班会课教学方式,很新颖、有亮点,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启发,今后要更加细致高效的做好德育工作,让它落地生根。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朱佳副校长肯定了这节课的教育意义。她说,德育工作者要保持对教育动态的敏感度,比如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朱校长引领老师们提前干预、有效预防,从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缪春蓉老师同样对高老师的班会课予以肯定,她说:高老师很用心地进行了整节课的构思和设计,包括课堂开始用冷色调营造出低沉黑暗的氛围,寓意处在阴暗角落的“校园欺凌”需要引起关注,给人以“很暗很冷很用心”的视觉冲击;随着课堂的深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直面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让大家感觉 “很暖很赞很贴心”。
自律促成长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以《用心研究,润心成长》为题,就工作室成员的后期成长提出要求。
缪老师强调工作室成员对待课题要用心思考,扎实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思考探究,收获成长。在这样的希冀下,缪老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室考核标准,相信工作室成员都会在缪老师的带领和督促下,不断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经验在分享中增长,智慧在交流中生成,此次名师工作室的集体研讨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大家收获颇多,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更坚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组稿/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