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由常州市教育局袁敏、武进教师发展中心邵胜峰、常州市教科院徐展、常州市同济中学蒋洁组成的市信息化视导组,来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调研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基于AR技术的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模式研究”。
视导组专家首先观摩了雷开峰老师的数字化地理学科融合课《展宏图,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高线地形图)》。雷老师利用了AR沙盘、SURFER软件、妙懂初中地理等多种AR技术为学生生动展示新农村的立体样貌,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直观的思维转变,利用数字技术将复杂的等高线线条转变为可视化的地形样态。在此基础上,雷老师利用classin平台,通过一系列新农村建设要求,如修建水库、开山修路、植树造林、旅游开发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随后,项目组成员吴小叶老师简要的为视导组专家介绍了二十四中的地理课程基地,视导组近距离体验了学校的AR立体地形沙盘,并在专用教室浏览了项目组在近几年来围绕数字化课堂研究开展的大量活动照片。
接着,视导组专家听取了项目组朱琴茜老师的项目汇报,朱老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目标及主要实施过程。项目组在对多种AR技术的持续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为数不少的典型案例,也在AR技术的课堂渗透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形成了一些基本策略和一些成果。
视导组专家在给与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项目的后继推进给出了中肯建议。
蒋老师认为,雷开峰老师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常州地理界有目共睹,等高线地形图的辨别作为初中地理的一大难点,如今利用AR技术手段可以很好的得以化解,雷老师将真实情境融入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此类情境式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裨益,但建议在教学方式上做适当转变,充分体现学生本位。
袁局说到,地理学科应用广泛,与生产劳动实践容易结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课既体现了与思政的融合,也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立足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作业布置、总结评价等方面做更细致的研究。
邵主任认为,从项目课题来说,项目组的研究目标是“课堂模式”,AR等数字化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学生沉浸式学习,下阶段还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实现进一步对外推广的目的。
徐主任首先评价本课技术丰富,应用类型多样化,教师数字化技术应用娴熟。同时提出可以进一步考虑技术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尝试更开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大情境中发挥创造性。
他对项目组也提出了建议,首先对项目目标要做更细化的分析,其次,要善于将经典案例进行总结,用规范的方式撰写案例,尽量形成有效的辐射效应。
二十四中杨小春副校长全程听取了项目组汇报,首先肯定了地理组项目成员脚踏实地做研究的精神,也肯定了项目目前取得的大量成果,同时对专家组的反馈表达了真挚的感谢,项目组需要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提升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意识。
(文、图/蒋奕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