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已至,春意渐浓,正是江南三月好时节,七年级的雅正学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之旅。同学们在这里匠心独运,大显身手。
茶艺——欣赏茶的纯与淳,品味茶的清香宁神,舒缓身心,回归自然。泡茶,最贵乎“心”——以自己的心入茶,泡杯属于自己的好茶,一人,一茶,一世界。
篆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手握玉石,打磨、上稿、刀刻,体会大国工匠的风范与坚守自我的本心。
十字绣——不仅仅是简单的穿针引线,更是对创造力和专注度的一个考验。在一针一线中体会沉稳淡定和不急不躁的人生状态。
建筑模型——在柔软的彩纸,刚毅的剪刀下,构建出耀眼的万象宇宙。
现代生物——素洁的实验服,沉黑的显微镜,化学溶剂在水中沸腾,玻璃棒于手中叮当作响。漂白、染色、塑封,手中纤细的叶脉,荡漾着初春的气息。
插花——选心仪之色,裁几片花瓣,剪部分枝叶,拼接成一朵朵纸花。一折、一剪、一插、一戳,沉醉于花影婆娑、恬淡雅趣的中华花艺。
烘焙——称料、揉搓、成型、烘烤,制作。用一瓶糖、一杯水、一块黄油、一堆面粉构造属于自己的烘焙世界。
创意手工——微泛银色光泽的剪刀随着灵动纤巧的手,在薄纸上忽而肆意舞动,婉若游龙。刀锋过处,平凡的纸张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如鲜花绽放。
快乐木工坊——精准无误地测量划线,全神贯注地打磨钻孔,沾上一手木屑,拥抱一种专注和执着。
影视梦工厂——摄像机的使用与镜头拍摄的技巧,后期制作软件的操作完美融合,拍摄出最精彩的视频短片。
OM——编剧情、写剧本、拟台词、制道具、设海报、演戏剧、现真情……创意别致的OM头脑风暴,激荡着同学们的活跃思维,充盈着团体成员的奇思妙想。
电子电工——在电烙铁高温的反应中感受物理的神奇。从检查、通电,到固定、焊接、修剪……每一步诠释着什么叫做“坚持”!
金工——原本粗糙的一块金属,经过一遍遍打磨,它变得如此的平滑而又熠熠闪光。
机器人——在测试场地和电脑前无数次的奔波,每一个看似无比微小的动作都融进了汗水与智慧。
融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技术与团结的结合,是勇气与细心的结合。
人工智能——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让我们为未来创造更为灿烂辉煌的文明。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在活动中,同学们怀揣梦想,锤炼技能、增长智慧,用匠心体验到了劳技带来的成就感,逐渐形成了坚毅自信的心理品质,收获了快乐,促进了成长。
(文/李阳 图/朱琴茜、七年级组)
学生感想:
第一次接触珠绣,几分好奇,几分期待。穿针,引线,串珠。绣针宛若灵巧的鱼儿穿梭于锦帕间,将五色绣珠串成了熠熠生辉的“福”字,心底的喜悦无与伦比。转念一想,学习过程亦是如此,只要坚信不懈的努力,定能破开阴霾,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1)陈彤萱
金属的光泽,是由千锤万打才散发出的;熟练的动作,是经历千辛万苦练出来的;劳动人民的钱财,是由汗水换来的。老师完美的成品,属于金属的气息,同学们如火般的热情,无不让我感受到到了努力、完美、苦劳这三个品质所发出的紫檀气息。
——七(3)张甜甜
篆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一刀刻下,要力量也要智慧,轻抚刀痕,我不由感叹纂刻艺术魅力之深。“方寸之间,能包罗万象;细小微处,能飞龙走马”。小小的一方青田石,沉淀着如此厚重的文化,启迪吾辈,做人做事当如笔笔纂刻,顾全大局。
——七(4)王旻冉
电子电工课程让我第一次体验到电路焊接这项“痛并快乐”的劳动技能。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焊接电子元件和各类大大小小的电阻,对一些模块进行焊接组装,最后还完成了会自动计时的“电子沙漏”和有漂亮灯光的“摇摆风铃”这样有趣的简单电路。
——七(5) 史家盛
滴管、量筒、显微镜……器具碰撞的声音于耳边回响,以叶脉展开五彩缤纷的生物之路。手套、白衣为装备,同学们用热爱打开探索生命的奥秘之门。
——七(7) 邱雪培
晨曦撒在意气蓬勃的少年身上,托上摄影机,便开始扬帆起航,后是惊涛澎湃。可是视频太糊、太抖,甚至还有内部分歧,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宛如一柄巨锤敲碎了你我的自信。在无奈之际,才明白团结的作用。三人成行,剪辑,拍摄,在希望的曙光中逐渐步入了正轨。
——七(8)连文涛
当指尖触碰到布料,当目光注视着绣珠,当握起针穿线时,心中便涌动着兴奋。一针一线,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艰难。有时会扎到手,有时候忘穿绣珠而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考验,望着那“福”字,我欣喜不已。
——七(10)范懿文
茶文化承托着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丰富内涵,大家沉浸于悠悠的茶香中,生疏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行茶礼、摆茶具、洗茶具,温茶盖、赏茶、泡茶、润茶、滤茶、分茶、奉茶。看着茶叶慢慢在水中舒展开来,感受舌尖上自然的馈赠,体验修身养性的过程,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热情、谦逊、友爱完美结合在一起。
——七(11)李奕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