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二十四中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奋斗和智慧书写学校教育高品质发展的新篇章。
一、党建领航 践行使命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连通课堂内外,开展“七一”党日活动,书记讲党课等主题活动。
贯彻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组织建设,支持群团组织、退协履行工作职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广结同心、玉兰花开”学生关爱行动。理科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系统“秋白党支部”。
二、主动发展 开创未来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2019-2021年度)、常州市中小学绿色学校。获常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摇篮奖、第三十五届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江苏省赛富斯卡特别创造力奖、江苏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初中组)优秀团体奖、第33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团体一等奖、常州市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实验年度督查评估一等奖、第37届“育苗杯”女篮冠军等21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综合考核、第六批市教育科研基地中期评估均获优秀等次。
承办常州市第三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承担中国教育学会“领航计划”项目福建省名优教师高端研修班跟岗研修。学校探索弹性作息制度的做法和双减实践优秀案例、有序复学等在“学习强国”、常州电视台、省市多个主流媒体APP等平台精彩亮相。学校办学在《现代快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市级媒体专题报道46次,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三、项目撬动 “双减”落地
学校成立多个项目组,汇聚智慧与力量科研攻关,推动“双减”落地。《双减”背景下素养导向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被评为2022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基于需求导向的课后服务(5+2)²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获市“双减”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并入围市“双减”工作重点实验项目;《整班阅读方案——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为例》获省“课后服务学生活动优秀方案”评审一等奖;《“五弹”助力“双减”增效》获省服务教职工优秀工作案例,学校被确定为市“双减”工作重点实验学校。
四、精准发力 减负提质
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以“减负担”“强服务”“提质量”为目标,推动学校管理转型,实行中层以上干部蹲点工作长效机制和级部制管理模式,做实做细教学常规工作,增强学校主阵地功能,实行课后服务第一时段个辅制,赋予课后服务新内涵。
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建设“大思政”课程,优化学科课程群建设,《素养为本的学科课程群的建构与实施》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地理组获市第二批教育信息化优秀项目。持续探索高品质课堂转型新路径,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打造富有品质的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雅正茶修》获市优秀食育课程,“雅正茶修”社团被评为市“精品社团”。2022年中考以实力优势再续佳绩。
五、多元体验 活力成长
学校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雅正学堂:学生敦雅德性培育的课程研发与实施”顺利结项并获评优秀项目。
“雅系列”校园节日活动融入“红色”元素,学生全面发展、活力成长。
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242人次,国家级3人次,省级132人次。其中,七(1)中队获江苏省年度“红领巾奖章”四星章,谢钊毅获第33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化学)特等奖,郏鑫诚、吴书铭、朱学玉获一等奖;朱学玉、郑浩哲、沈疏桐获江苏省第三十三届金钥匙团体赛一等奖;徐梓萱、朱学玉、吴芳慧获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省一等奖,陈家辉获市一等奖;在“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中,王诚瑶获省一等奖,程俊杰获市一等奖,黄海诺获局属学校特等奖;陈泠汐获第三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王新酮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市一等奖;周诺昀、莫小菲获市第二十三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朱言获市初中作文比赛一等奖;洪舞阳获市美文阅读比赛一等奖;薛杨子骞获领航杯常州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黄海诺获常州市红色文化演讲特等奖;施铱格获市中学生生物摄影大赛一等奖;赵如果获市中小学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特等奖,刘奕彤、李筱一、李子昀、顾晋如、陈思翰、张宸铭、陈思翰获一等奖;校民乐团获常州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特等奖;校舞蹈队获常州市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吕泽栋、殷逍、杜若水、谢宇杰、王策、徐可嘉获常州市中小学三独比赛一等奖;张静涵、裴奕菲、袁嘉怡征文在《中国中学生报》发表,。
六、博雅团队 自我赋能
“博雅教师”团队着力涵养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能,始终聚焦课程课堂课业课题研究。19个集团“名师工作坊”持续开展丰富的研修活动,促进优秀教师集群化发展。
现有在研课题25项,国家级1项,省级7项,市级12项,其中顺利结题9项。教师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76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国家级9篇、省级37篇。获省微课一等奖15人,市区以上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等获一等奖20人次。 共开设102节公开课,其中国家级1节、省级4节,市级20节。“博雅教师”团队通过省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终期考核。
雷开峰、黄玲霞老师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殷爱梅、高萍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城乡牵手活动,杨小春、殷爱梅参加市直属学校“名师导教”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殷爱梅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师跟岗锻炼”导师。
七、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师德建设常抓不懈,与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高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第九届师德标兵。开展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举行“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二十四中“博雅教师”发展大会,突出师德标准,表彰先进,推广师德典型,牢记初心使命,以培根铸魂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八、和美校园 温馨家园
疫情反复,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坚,储备充足防疫物资, 为因疫情等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开通直播课堂,满足居家跟班学习的需求,特殊时期,学校给予有困难的师生切实的帮助。
组建心理健康教研组,做好学生心灵关怀工作。改造完成塑胶跑道、英语学科教室、访客接待室等育人场所,服务保障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