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七(7)班邀请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文保科吴冬冬科长为同学们作了一场关于文物保护的讲座。
吴科长围绕文物概念的基础知识,常州文物的家底,近年来文物工作的热点以及如何开展文物保护等方面展开讲述,系统阐述了重点文物建筑和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实践。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文物知识以及常州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储备和人文素质的拓展,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觉,进而了解常州、读懂常州、热爱常州。
(文、图/包婷)
学生感想:
在那冷冰冰的古董,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有着生动的故事。文物,使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后世子孙瞻仰古人的杰作。今天,由常州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的吴老师授课。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便是青果巷一带了。有人说:“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内青砖小瓦,高墙深院,一派明清风格建筑。小桥流水、古朴典雅,傍着古运河,枕河而居。小巷内明人故居众多,这百米小巷,孕育了无数人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常州人的记忆。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走进历史的长河见证过去的辉煌!
——七(7)宋雨轩
乍寒之时,我们满怀欣喜来到了红厅。老师所讲的内容十分有趣,把整个常州从古至今的历史讲得细致入微。我听得聚精会神,我们被老师风趣的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深深吸引。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常州人文风情。
——七(7)程荣蓉
活动中,我一直认真聆听,每当讲到江苏文物、常州名人时,我都十分自豪。常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厚。在讲座中,我积极发言,吴老师总能详细回答,我看到了他身上闪光的智慧与人格魅力。
——七(7)周子涵
历史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财富,生命力的象征。在这次讲座中,我了解了常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了一些非文化物质遗产,他们传承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历史的绵绵长河之中,文物保护人员十分重要。一双手,一颗心,将民族的瑰宝修复保护传承。让一座座建筑再现光芒。这并不是简单的事,但他们默默坚持,守护着先人的智慧,拼起时光的碎片。在那熠熠生辉的历史文物中,有中国现代汉语之父的身影;有苏东坡小屋的袅袅炊烟;有流淌不息的大运河的哗哗水声;有远古先人们在常州大地上留下的足迹。
——七(7)黄梓轶
小时候,听妈妈讲,一条运河,蜿蜒向西,流淌着风土人情。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运河是历史的宝贵财富。吴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许多知识:什么是文物,常州的文物如何修缮等等。文物保护的“最少干预”原则是对文物的真正保护,继承,尊重。了解文物,保护文物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七(7)毛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