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上演了一次精彩的月全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红月亮”阶段。让人期待的是这次月全食还“附赠”了一个趣味天象——月掩天王星,从视觉上看,就是月球会“吞掉”天王星,过一段时间后再“吐出”。二十四中立体操场上的电子屏转播了央视网关于本次月全食的直播,同学们在课后服务期间,齐聚立体操场,共赏罕见的天文现象。
本次月全食过程从16时01分开始稍微阴暗(半影食始)。17时09分,月面开始有缺(初亏)。18时16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食既)。18时59分,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19时42分,月球开始重现光芒(生光)。20时49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复圆)。21时58分,月食现象结束(半影食终)。
由天气晴好,同学们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肉眼就能看到这一天象。尤其是八年级学生在刚刚学习完《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就能亲身经历月全食的过程,再加上直播视频中主持人的讲解,专业摄影拍摄的高清月球的影像。学生或坐或站在观赏中纷纷交流,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还有很多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玩”起了月亮。
所谓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恰好或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被地球阴影遮蔽的一种现象。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月全食最为好看。从地球上看去,整个月亮都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
此次月全食同时月掩天王星的现象,其原理与日食、月食相同,也是三颗星球正好排成一条直线,只是这三颗星球变成了地球、月亮和天王星——当这三颗星球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刚好挡在天王星和地球中间,从地球上看去挡住了天王星,这种现象就叫“月掩天王星”。从地球上看到的“月掩天王星”现象,就是一个血色的月亮一点点靠近蓝绿色的天王星,天王星最后被月亮“吞噬”。
学校借助千年难得一遇的月全食巧遇月掩天王星的天象将科普知识送进校园,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助力“双减”工作全面落实。
(文/朱超颖 图/杨小春、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