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再优化 核心素养再研读——常州市杨小春名师工作室第二十六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物理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物理教师、常州市杨小春名师工作室成员、省课题组成员于922日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进行了观摩与研讨活动。

首先,杨小春副校长执教了一节《自制机械模型》的综合实践课,培养了学生模型建构和工具应用的能力。从打开瓶盖需要多大的力引发学生猜想,再到设计机械测量力,在课堂上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分析推理及展示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上生根发芽。


二十四中教研组长许旻老师执教了一节《简单机械》的习题课,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以竖直方向使用的滑轮组机械为载体,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将其形成问题链,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内化。


其次,福建省邵武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吴丽萍老师分享了题为《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吴老师分享了在物理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兴趣。物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材资源的整合,在课堂上通过巧设趣味实验、妙用信息技术,从而构建活力课堂,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除此之外,吴老师还分享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通过目标设定,结合课堂的核心概念及学生经验,形成中心问题,借助任务阶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最后,通过此次观摩与研讨,与会老师对核心素养下的物理课堂教学都有了自己的思考,明确了物理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过程,逐渐形成的从物理学视角对于自然界的基本认识,逐渐形成的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是伴随着物理观念的形成而不断深化的。

(文/朱超颖   图/赵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