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9月20日,缪春蓉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相聚在常州市勤业中学的酬勤园。工作室活动一如既往充实而高效,常州市勤业中学蒋茂全老师开设了一节劳动实践课《秋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杨蓓老师做了《让劳动实践走进课堂》的主题讲座。
懂劳动
秋季种植要抓住农时,适时播种。常州市勤业中学九(4)班班主任蒋茂全老师带领着班级全体学生进行韭菜苗的移栽、大蒜的插播和各种蔬菜种子的撒播的劳动实践活动。班内4位同学毛遂自荐和班级同学分享了蔬菜种植的技术要点。陈泽宇同学给出了整地做畦的介绍、汪丽同学做了大蒜组种植的提醒、郑晓雅做了韭菜移栽的步骤讲解、武晓丹同学做了如何把种子撒均匀的技巧分享。班主任蒋老师更是做了秋种四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整地做畦”的两个技术要点的演示:首先是用大锄头“开沟”,目的是方便人们进来播种以及便于排水。蒋老师把锄头杆放在身体的右侧:右手拿锄头杆的尾部,左手拿锄头杆的中部,腰部稍稍弯曲一点。锄头锄进泥土以后,向后、向上拉拽进行双面开沟。然后蒋老师就用小锄头把四周的土向中间继续垄土做畦。
会劳动
蒋老师在上课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购买了大量的蔬菜种子、大蒜籽、韭菜根;种植工具大锄头、小锄头,喷水壶等若干,每个小组学生基本都配有两套工具;还有有机肥等。在学生现场耕种环节,蒋老师在五个小组之间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学生按照分组有序开展。看,学生们正在开沟、做畦、整地;学生们把地整成了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地块,地块的四周都有一个小沟,便于雨季排水、渗水。学生们在施肥的过程中不怕脏、不娇气,每一垄的土地上都被学生施上了一层薄薄的肥料。在播种的环节中,每一小组根据这几种不同的蔬菜特质或浅种、或移栽或撒播,每一位同学都抓紧时间认认真真把种子播种到位。为了让蔬菜都能够存活,同学们都争前恐后得为蔬菜进行浇水。
爱劳动
通过本次蔬菜种植的劳动实践,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农业生产的过程,更是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学生们在劳动后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希望他们能够想蒋老师希望的那样做一个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青年。
二十四中杨蓓老师《让劳动实践走进课堂》的德育讲座从对劳动课程的认知,国家有关劳动教育政策总方针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观三方面展开。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真正落地需要解决六大问题1.目标明确引领,2.内容丰富具体3.时间充足保障4.场地一步到位5.实施交叉立体6.教师专业支撑。劳动教育课程具体可分为课堂劳动认知与制作,校园劳动实践,家庭劳动体验,社会劳动参与等四个方面。劳动教育课程需明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整合生活、生产、服务劳动内容,实现课堂、校园、家庭、社区四大模块课程有机融合,真实落地,是九年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一课程充分体现连续性、递进性和衔接性。杨老师的讲座生动而精彩,让其他老师可参照,可学习。
活动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活动评课,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班会课和讲座都表示高度赞扬,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作引领性发言,对新学年工作室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缪老师从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分工、课程设计模板、调查报告的撰写、公开课规范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要求。为上学年开设公开课的老师颁发了公开课证明和奖状,并勉励工作室成员提高站位,催生自我发展动力。
(组稿/缪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