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于二十四中报告厅顺利开展主题为“立德树人视角下发挥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联合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二十四中杨小春副校长主持,多位专家和老师们互动交流促提升。
三题讲座,落实素养
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小春副校长就《基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三题”实践》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在命题时要做到目标合理、试题科学有效,遵守整体性、层次性以及选材生活化的原则;在解题时要整体审题、理解意图,提炼信息、建立模型,精简背景、抽象思维,联系实际和复查反思,基于学情剥茧以及反思总结的重要性。
证据物理,知行合一
无锡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培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张世成教授作了题为《证据物理,知行合一》的讲座。张教授提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尊重证据、寻找证据、解释证据”的过程中拥有“思辨”的权利,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真正实现学科育人。
聚焦变化,名师导航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质量检测主任、物理教研员瞿晓峰老师对初中物理新课标内涵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和相关建议。参与培训的老师均表示受益匪浅,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具有启迪作用。
参观学习,共研共进
随后,与会人员前往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参观学习,特邀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小峰教授的研究团队做研学培训。物联网工程学院夏岭讲师和助理研究员李杰同志带领教育集团物理教师们参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详细介绍了机器人在复杂工作情景中的应用。
物联网工程学院张婷婷副教授为全体参会教师们介绍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建院历史和团队特色。
研究团队中第一个获得世界照明委员会颁发的Walsh Weston Award奖的华人,夏岭讲师作《光与视觉健康》专题讲座,介绍光的本质和作用、光与眼睛的作用和教室照明与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从更加专业的照明角度解释人本照明和健康照明条件对视力健康的重要性。
助理研究员李杰同志作《可穿戴体域网以及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医疗相关领域的应用》专题报告,介绍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实时动态捕捉,实现精准治疗和康复训练。
杨小春副校长用“科学教育任重道远,科技强国路在脚下。”对本次联合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
格物致理,知行合一。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物理教师们在研修中吸收养分,思考不息、行动不止。相信只要信念在心、努力实践,定能用智慧照亮课堂,点燃学生心中的物理之灯!
(文/李陈乐、朱超颖 图/李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