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于研修中觅得清凉,于学习中静待秋来。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精神,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8月13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六个校区近百位语文教师齐聚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报告厅,参加主题为“解读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的暑期研修活动。
主题讲座,高屋建瓴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亦是如此。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袁爱国先生为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们带来了《思与诗: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要义》主题讲座。袁爱国教授从专业规划与交往、专业阅读与写作、专业实践与反思、专业信念与精神四个方面引导在场教师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项修炼,启示教师们语文教学应在“思”与“诗”之间行走,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品格。
教育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陆志平先生为与会教师带来了《学习新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题讲座。陆志平会长从坚持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任务群统领大单元设计以及把大单元设计落实到课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由浅入深地带领教师们进一步理解新课标带来的变革,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强化语文育人功能,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完善语文课程目标,重组语文课程内容,明确语文质量标准,加强课程实施引领教学变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智慧分享,博采众长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是宝贵的资源。“集团青年教师新课标学习交流会”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有序展开,六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学习新课标之后的感受与想法。
兰陵中学的张微老师以“巧用学习任务群,让学习真正发生”为题,从立足教材——整合学习资源“群”,立足任务——设计“群”学习项目,立足学情——搭建“群”学习平台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学习任务群的认识。
横山桥中学花爱琴老师围绕关键词“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以及核心素养下的课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启示在场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新思想,争做教学先锋。
河海实验学校尹俊君老师基于“容、纳”精神,分享了自己学习新课标后的感悟,启示在场教师语文教学要以容“人”为旨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本位;以容“实”为基础,守住本心,紧跟时代;以纳“新”促发展,更新思维,勇于尝试。
虹景中学周凤娇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反思出发,以“新课标下关于实践与情境的思考”为题,分享了自己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考,引导在场教师明确语文核心素养应依托于真实的语言情境这一关键点。
二十四中天宁分校陈迎老师以“聚焦‘新版’课标,助推‘双减’融合”为题,从背景介绍、原因探究、价值阐释、路径分析四个方面出发,分享了自己对于新课标和“双减”的感悟。
二十四中杨文君老师结合自己“做中学”的经历,以“熟悉的陌生人——谈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认识”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表示只要认真学习2022年版课标,实施任务群的方略,融入情境,整合资源,优化过程和任务驱动,定能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
三题讲座,赋能成长
听完青年教师们的学习分享,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梁增红老师给与会教师们带来关于“三题”的微讲座。梁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收获出发,启示在场教师们评讲试题要注意六个方面:重关注分数,更关注试卷;关注全面,更关注重点;重视教师的讲,更要重视学生的学;关注答案,更关注思维;重讲评,更重巩固;最后一定要理解文件精神。
专家点评,共研共进
在本次暑期研修活动中,全体语文教师全情投入、认真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讨,进行了一次宝贵的“充电”。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张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青年教师对新课标、新课改的敏感度和学习力,启迪青年教师对待语文教学要善于反思,以思促进。
一路听来,似赶赴了一场研修盛宴;一路行来,俯拾皆收获,心灵溢芬芳。共研新课标,把握新变化,践行新理念。让我们且学且思,携手并肩,共同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
(文/杨文君 图/戴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