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是一项研究,更是一项实践,为了更好地将创新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推广,在推广中不断完善,常州市杨小春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名师导教”初中物理项目组成员、省课题组成员于3月3日下午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进行了《整合式创造性教学》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首先,各成员就《整合式创造性教学》一书进行了交流。有的成员从理论层面谈了整合式创造性教学的理解,认识到整合式创造性教学就是通过课程中创造性的思考与活动,提升学科创造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习动机与有效学习的时间,实现学业成绩与创造力的同步提升。有的以《质量和密度》一章为例谈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有的以《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一节谈基于5E教学模式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有的对创新人格、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作了深入研究。总而言之,这次读书交流是一次理念的碰撞,是智慧实践的分享,大家对书中的整合式创新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了更多的想法,进一步明确了省规划课题《指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5E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下一步研究思路。
其次,进一步明确了省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是基于5E教学模式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三个子目标:1.明确5E教学模式的价值与优势;2.了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现状;3.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基于研究目标共细化了五部分的研究内容:1.创新能力与5E教学模式的文献研究;2.明确初中生创新能力培育现状的调查研究;3.5E教学模式下影响初中生创新能力因素的实践研究;4.5E教学模式下培育初中生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5.基于5E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测量及评价。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杨小春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了部署,并且强调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意识和科学的学习观,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价值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次交流,各成员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对于项目的开展思路、实施策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提升了研究信心,为项目的科学推进夯实了基础。
(文/朱超颖 图/李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