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同学爱国情怀,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德育活动,引导广大同学爱国爱家,铭记历史。
走进传统民俗
10月1日下午,八5班部分学生及家长来到美丽乡村梅林村参观学习。梅林村党总支吕书记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村史,她带领同学们参观匠心铺,其中陈列了许多老物件:一张粮票,一盏煤油灯,一双虎头鞋,一张剪纸……这些记忆中的老物件,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变迁,展现时代发展。随后,同学们还向79岁的何顺娣奶奶学手艺——捏花团子,各色面团在何奶奶的手指下灵动飞舞,同学们赞叹不已,女孩们纤细灵巧,一会儿便学得有模有样,男孩们也跃跃欲试,不甘示弱。传统民俗和传统物件的意义不止于展示,它们也在劝勉后辈,忆往昔,惜今朝。
走进历史记忆
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蕴都被收藏在了博物馆和纪念馆之中,诸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国庆假期走进了常州市博物馆、张太雷纪念馆、瞿秋白纪念馆等场所,亲近历史,不忘初心。对话历史,对话常州,向伟人学习,激荡爱国情怀。同学们深感作为常州人,也要秉承书香常州历史文脉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将常州的家国情怀融入到建设伟大的“中国梦”中去,让常州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同时,如今的幸福生活源于前人的浴血奋战,如今生活的时代国富民强,山河无恙,更应当树立豪情壮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走进古镇家园
古镇中的精彩与美妙,大多都藏在那无尽的巷子里。古镇生活也是丰满的,欢快的。在充满古法的茶馆,有谈天说地的人;也有坐在门口叫卖的,那些物件都是手工制作,个个精致小巧。漫步古镇可以感受家园的历史和柔情。八7班的同学在国庆假期,来到常州郊区,体会历史悠久的焦溪古镇之美。祖国的大好河山除了山川自然,也有这种人文景观,每一条蜿蜒的小巷,每一座宁静的古宅,无不诉述了岁月静好的幸福。
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体验。当下的美好生活源于前人的无私付出,利用假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历史和记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文/江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