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际,风和日丽,晴空万里,雾清云淡。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八年级雅正学子怀着激动与欣喜,赴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了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
现代生物——滴盐水、盖玻片、调倍镜;煮叶片、留叶脉、染颜色。同学们在各式生物小实验中感受着自然科学的无穷魅力。
金工——车、铣、刨、磨、钻,设计、切割、打磨。看似简单的每一步,却需极大的精力和精神投入。
木工——精细是木工的代名词。锯、刨、锤、锉,工匠精神在此有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篆刻——“金石藏日月,方寸纳乾坤。”古朴中带着新雅,在方寸天地里得到艺术的享受。沉心静气,精益求精。
建筑模型——角楼大殿、飞檐窗棂、亭台轩榭,长江三角洲的小桥流水、黄土高原的窑洞地坑院,在薄薄的卡纸上绽放。
茶艺——泡上几道茶,跟随茶香,品赏茶味,开启身体的感观,感受茶跌宕起伏的一生。
创意手工——剪、折、刻、贴,红、绿、蓝、黑。色彩与形状的融合,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插花——花影婆娑、澹淡雅趣。一折一剪一插一戳、指尖翩飞,一朵朵纸花悄然成型。
电子电工——电容、电阻、二极管;原件、焊锡、电路板。专注于细节,收获于坚守。
十字绣——挑绣、勾边、回针绣。一针一线,一心一意。手指翻飞,匠心塑造。
影视梦工厂——灯光、演员、导演就位!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
OM——一场头脑创意的风暴,一次酣畅淋漓的表演,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博物星球——探索创新,团队协作。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钻研、一起创作、一起成长。
3D打印——一件件生动作品,一个个立体模型。当想法照见现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机器人——编程、修改、实验、重组。同学们面对挑战不畏惧,灵活多变的思维让科学的乐趣在心中播种、开花。
烘焙——从配料的精益求精到反复的打发揉搓,将最平淡无奇的原材料化为香气四溢的美食,让身心都获得治愈的力量。
陶艺——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一捧红土在搓揉塑形中有了新的意义。
再现绿野仙踪——稻草人、铁皮伐木工、狮子、爱心、通关印章。融合多项课程,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课程群的魅力。
因为专注,所以出彩。两天的实践课程,提技术素养、促个性发展、养创新精神。愿二十四中的雅正学子们能劳有所获,技有所长,谱出一曲青春之歌。
(文/朱琴茜 图/八年级组)
学生感想:
温水沏茶,茶叶像枯木静浮水面,鲜有茶香;沸水泡茶,茶叶似入水活鱼,上下翻腾,几经沉浮,最后抵达壶底归于平静,此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烧水、烫杯、泡茶、续水……在泡茶的过程中,享受一种悠闲、一种淡然、一种宁静。 ——八(1)刘哲皞
小组组员精心讨论,默契配合,半天就拍摄到了几十段可用的素材。这次的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前期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八(2) 袁心琪
从搅拌黄油和糖,和柔软的面,到用模具印出形状,再到置入烤箱后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每一步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但在成品出炉后还是感受到了成就感和愉悦。有时,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努力的过程会更让我们邂逅美好。 ——八(3) 邹佳闻
“剪纸铺平江,雁飞晕字双。秋山青隔岸,谁起读书窗。”因为喜爱,所以学习,因为美丽,所以传承。小小的一张薄纸,看似脆弱不堪,却能展现出世界万物,这就是剪纸之美,这就是国粹。 ——八(4)孔问乔
“一刀一印,方乃篆印大法;精雕细琢,方能刻出精彩。”这一刀一印看似容易,在我的手上好像就没那么灵验,刻歪刻错是家常便饭了。虽然手心全是汗、眼睛有点酸痛,但我真正体会到了工匠们的不易。——八(5)徐李承欣
飘飞的木屑里蕴含飞扬的梦想,霍霍的锯木声彰显少年的力量。从测距描画到精细打磨,纵使腰酸背痛,每个步骤也无不精益求精。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次挥锯,都是对自己细致与耐心的考验。——八(6)张昱翀
多变的插销和长短不一梁连接出稳定的结构;丰富的想象和出色的动手能力搭建出开动的小车。任何新鲜事物背后都是不断的钻研和尝试,所以我们在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怀有崇敬之心,他们都是几万年中人类智慧的凝集物,万物皆可敬。 ——八(7)丁哿迩
面对最普通的八角楼模型,我们却仍然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准确的绘图,细致的粘贴,一百多个镂空花纹,都是我们一点点的汗水。看似大线条的纸模,其实离不开无数细节的加持。 ——八(8)杜若水
细细银针,一幅白卷,一穿一挑间绣出人间色彩。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逐渐熟练,在绣布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应该坚持,因为这是毅力的体现;应该传承,因为这是传统文化的力量。走进十字绣,一人一针,更是享受。 ——八(9) 袁梓萌
屏息凝神、沉心静气,才能将其厚薄均匀、光滑平整、布局合理充分展现。它不仅仅是揉泥的技艺,更是我们独特创新的灵感与发自内心的热爱。或古朴、或优雅、或可爱、或新颖,让一块块平平无奇的陶土变得活灵活现。 ——八(10)周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