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古老的职业,肩负着传递人类文明、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今天的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5月19日下午,二十四中举行教师思政与师德报告会,来自常州市第三中学的满春燕副校长为全体二十四中老师带来了她的思考。
满校长做了题为《教育的出发与回归》的精彩报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满校长从一道语文模考试卷的作文题谈起,分析了当下学校教育中的误区以及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出了老师的正确价值引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今天,我们如何做好老师?一定是以德为先,把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放在首位的老师,才能真正担当起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老师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满校长讲述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分别阐述了对三类学生的育人策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点燃他们的希望是根本;对学业优异的学生,巧妙地引导他们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克服自私自利是关键;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关心关爱、拒绝冷暴力是良策。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念,你选择做或不做某件事的标准,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着眼于提升学生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当教育变成一种信念,短暂的、模糊的、一闪而过的念头就是变成长期的、明确的、挥之不去的信念,变成积极的教育行动。
当今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涵盖了方方面面。满校长认为教师的沟通能力是教师所有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交流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灌输信息,师生对话不能是单向的信息交流。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满校长用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给大家介绍了常用的沟通策略,如丰富的话题、一条禁令跟着十条鼓励、认真倾听等,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开拓了大家的眼界。
终身学习是信息化社会老师的必备素养。多年的教科研经历,让满校长深深体会到了学习共同体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说,教师的基础角色就是终身学习者,共同学习者。未来教师要成为重组课程的设计师,未来教师团队将接受多元文化的挑战和眼界与胸怀的挑战,只有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满校长在报告最后,从教师与国家、社会、世界的认知、教育和学生的四对关系中,谈了对习主席“四有好教师”的理解与认识。既有理论的高位引领,又有二十多年教育实践的积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一段段睿智的分析点评,令全体参会教师领略到了一位充满理想与情怀的教育人充实而丰盈的内心世界,也启迪大家回望初心,自觉地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
当教育成为一种信念,孩子们也可以从课桌走向世界。让我们怀揣责任与使命、梦想与激情,向着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出发。
(文/沈亚琴 图/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