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爱读书的人,自然气质不凡。心有书香,不畏浮世。在这春意盎然之际,二十四中的雅正学子们又为大家带来一些好书推荐——
《枕草子》为清少纳言所著,通篇描绘的,是清少纳言在出仕宫廷期间的见闻,以及她对自然、人生的随想感悟。书中那些片段皆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件和醍醐灌顶的大道理,有的只是细碎又真实的情味。虽然是日记,可这些纯朴、有趣的日常故事,读一读,总能让人感悟生活的诗意与美好。悠闲宅居时光中,读《枕草子》,便能享受慢生活。
——七(1)顾晟露
《平凡的世界》以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七、八十年代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等热血青年不断奋斗、冲破命运洪流的动人诗篇。故事中的每一个鲜活的角色,都折射出那个时代与众不同的熠熠光辉:孙少平身上总是燃烧着一腔热血,倔强地顶破厚重的泥沼,奔向远方;孙少安保持着最初的质朴与实干,如迎接熹微的苍柏,静守一方净土;田晓霞与田润叶是当代城中女青年,与贫困的少安、少平共同奋斗,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虽然都是浩瀚星河中的微光,平凡而渺小,但只要不甘平庸,定可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七(2)王诗皓
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意的远方?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对此,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作出了回答。在这本书中,作者所想表达的并非天才的故事,而是每个看似平凡的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个梦,但却时常因为梦想遥不可及而不敢踏出追寻的脚步。为梦想而努力的自由,并不取决于你的出身或你是否有天赋,而只取决于你的心——随心而行,不负此生,你我皆有可能。
——七(3)孙悉月
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佛教徒,是诗人……他的一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浓墨重彩,既有写意派的粗犷豪迈,也有工笔画的细致精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为我们重现了这幅画卷,他不仅仅为我们重现了苏东坡的一生,也为我们再现了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希望大家能走近这本书,走近苏东坡。
——七4徐子健
《红岩》是一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书中集中描写了共产主义者们在狱中艰苦顽强地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在渣滓洞、白公馆地狱般的生活中,有着千千万万如许云峰、江姐、刘思扬等同志,他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各种刁难,丝毫不屈服,他们跟敌人进行着殊死斗争。全书语言生动形象,描绘出狱中斗争的艰苦画面和共产党员乐观的精神,塑造了一大批至死不屈、英勇顽强的革命者形象,揭露了敌人残暴极端的本性,赞颂了共产党员为革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红色基因植入我心,永远跟党走!
——七(5)陈亦轩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以孩子阿廖沙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三岁丧父,寄居于专横暴躁的外祖父篱下的儿童。好在在这个污浊的环境中,还有乐观、善良的外祖母影响着他,让他没有被充满敌意的家庭氛围所毒害。全书语言生动活泼,场面栩栩如生,从阿廖沙的视角表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艰苦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生生不息的热情。
——七(6)周臻懿
一盘浑圆的落日贴着沙漠的棱线,大地被衬得暗沉沉的,透出一层深红。托着落日的沙漠浪头凝固了,像是一片睡着了的海。这便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所呈现的撒哈拉沙漠,迷人又沧桑,最美的,是那永不绝灭的生命,也许这正是三毛信仰这片土地的原因吧。虽然在其中有那么多的悲剧色彩,但它真的紧紧揪住了每个读者的心,让人的灵魂安静,也让人懂得该怎样去生活,怎样去爱,怎样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精彩……
——七(7)韩佼熙
阅天下,读人生。阅读,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丰盈饱满。
春风十里,不如一本心仪的书和一个爱读书的你。同学们,在这一期“好书推荐”中,有没有让你心动的一本呢?
愿读书让你精神愉悦,愿悦读让你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
(指导老师/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