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如星光在夜空闪烁,如细雨滋润在心间。
你像新鲜发芽的绿,水光浮动着你的梦,浮动着你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在梁间呢喃的燕子,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题记
4月15日春暖大地,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在勤业中学开展德育研讨活动。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在主题班会——评课议课——主题分享——妙言妙语环节中有推进模式的传承,而在具体环节设置中则更注重内涵的挖掘和提升。整个活动精心设计,过程中火花四溅、智慧频现。在这人间的四月天里,我们共同耕耘在劳动教育的土壤中。
主题班会 大显身手
蒋茂全老师开设主题班会课《争做劳动小能手》,这节班会课围绕劳动意识——重温身边劳动——集体劳动大挑战——感悟劳动价值四个环节有序展开。从意识重温到经验再品,从个体劳动到集体挑战,从过往经验到突破创新,板块清晰过程顺畅,既有理念到行动的点点落地,又有预设精致到课堂生成的精彩,可谓是流光溢彩、灵动阵阵。最引人入胜的是”大家来争做笔筒”环节,当一个个废弃的盒子、光盘、空瓶子、小木棒在孩子们手中变戏法似的化身为造型各异、精妙绝伦的笔筒杰作,引得老师们围观驻足。而后环保小卫士、创意达人们在做中悟,做后评中无不骄傲地展现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引得阵阵赞叹。
在这春天的土壤里,有嫩芽轻轻绽放,它们是成长的欢歌。
评课议课 教评相长
接着,工作室成员们围绕班会课展开了评课议课,蒋老师灵动灵巧的设计,学生们的精致手工精彩发言让我们频频点赞。在好课之上,我们也在不断研磨共促成长,比如围绕《争做劳动小能手》能否进行“我做”、“我争做”、“我不止步”,将一条思维逻辑链重新组合课堂资源,做到形神合一筋骨气血并存;能否对学生的感悟更高提升,打开他们的思维,共同关注劳动的突破创新,劳动和各学科的价值共融。课堂是一个载体,承载着设计者的巧思,也延展着听课者的思考,如切入磋,如琢如磨,很是有趣。
在这春天的土壤里,有着团团嫩芽迎风伸展,它们是伙伴的欢歌。
主题分享 真知灼见
班主任工作是细碎繁琐的,如何提升班主任工作价值感和幸福度呢?专业写作是不可或缺的专业发展途径之一,所以工作室十分注重论文写作的培训。
工作室“大秘”徐蕙老师随后做主题分享《小蚂蚁搬家——关于写作的私家分享》。徐老师就“不要怕”、“不要慌”、“不要急”三点进行信心——方法——心态的指导,她梳理了从阅读——写作——投稿的专业发展路径,“泛读——精读法”、“4—1—4法则”、“抛锚登山法写作”、“成功是个经年累月的慢变量”一句句鞭辟入里的话语促人思考。
在这春天的季节里,有着潺潺流水静静流淌而过,它们是岁月的欢歌。
专家引领 明晰方向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缪春蓉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初心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开设主题班会课,在打造劳动教育的典型课例和实践项目的同时,将可操作性强,有分享意义的课例传入各校的德育课堂中,丰富劳动教育的呈现形式。
常州市勤业中学的德育副校长王庆华在蒋茂全老师班会课结束后进行了点评,王校长回顾了学校一路走来,在着力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一线班主任建班育人的能力和素养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缪春蓉名师工作室的德育研讨契机,王校长强调了班会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肯定了缪春蓉名师工作室在优秀班队课的推广上作出的努力,要将蒋茂全老师开设的主题班会课例与全校班主任进行分享,在学校层面进一步研讨。
妙言妙语 携手共进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做总结性发言,她就工作室成员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细致规划,也对工作室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的活动和目标做了任务布置,更对劳动教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设计。发言中,缪老师笑语连连笑颜如花,暖意融融。一直以来,缪春蓉老师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坚持用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缪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的成员们在一次次的德育研讨活动中博采众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春天的季节里,有着阵阵清风缓缓吹过,它们是理想信念的欢歌。
(文/缪春蓉 图/杨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