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文章内容
“劳”吾筋骨,“动”己精神;“缪”语暖暖,“春”花烂漫——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第六次德育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奔赴一场约会,有时舟车顺畅而又静定,有时却在出发之后,才发觉路上是一条全然陌生却又充满魅力的路径,仿佛超越了我们自身的种种认知。

远方有光,耳旁不断有声音低低提醒,宝藏深埋在流沙之下,即使裹着泥沙,也隐约可见她的光芒,激发人们探寻她的几世繁华。

                                        ——改编自《一首诗的进行》

1月14日下午,常州市缪春蓉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走进丽华中学,进行了本学期的第六次德育研讨活动。在劳育的世界里,温暖如春。

1.jpeg


“劳”吾筋骨 “动”己精神

徐蕙老师的这节主题班会课,可谓精彩纷呈,颇具匠心。徐老师以劳动为主线,一粒米稻为暗线,从细处着手,双线并进,精心构思四大板块。主题鲜明环环相扣,让人耳目一新。

走近劳动,知劳动之意:一粒米要经历怎样的生命之旅呢?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田间劳作,米粒在生根、成长、收获、加工,品——春的绿、夏的红、秋的金、冬的白,—一幅幅画面让人陶醉。感——小小一粒米,折射出的是广袤的生活天地,如画的情境创设,让同学们一步步走近了劳动者的世界。

2.jpeg


感受劳动,行劳动之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是劳动者的苦;法国画家米勒油画《拾穗者》是劳动的坚持;插秧老妇的抬头微笑是集体劳动的回甘。而在中日水稻的收割比较中,劳动流淌着智慧和创造的美好。

3.jpeg


践行劳动,赏劳动之味:劳动滋味缤纷,现实中如何践行劳动呢?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后,锅巴、年糕、鸡翅包饭一道道“杰作”在美食达人的手中奇迹般地诞生啦!香飘四溢,情味浓郁,小达人们非同一般的厨艺令现场的同学和老师们啧啧称赞。

4.jpeg


展望劳动,悟劳动之美:临近期末收官,在寒假中班级的劳动教育走向何方呢?对此徐老师也进行了精巧布局。在小品《寒假的劳动》中,同学们已开始围绕鸡蛋、番茄酝酿出一道道寒假劳动计划。同学们松弛开怀,整节课色香味俱全,余韵悠悠。

5.jpeg


“一粒米,没有农民的耕耘,我们无法吃到;一粒米,没有工人的脱粒,我们无法吃到;一粒米,没有运输员的搬运,我们无法吃到……”在与一粒米的亲密接触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书写下伟大的创造精神。在满怀感恩和敬意的诗朗诵中,同学们共同畅想和展望劳动创造之美。

6.jpeg


智慧碰撞 头脑风暴

工作室成员们评课站在结构考量、细节推敲、课程设计、师生角色、预设与生成等不同角度,各抒己见。有的是精益求精的教育追求,有的是色香味俱全的课堂解构,有的是科技、艺术、生活、学习模块的新凝练,有的是劳动环节的再推敲琢磨。不断复盘、研磨,再优化、再设计、再创造,课堂好似咖啡豆研磨,一股股清香飘了出来。

7.jpg


随后,丽华中学德育分管校长万建群校长作专家评课,他从班会课的课程性、主导性、主体性、体验性、共创性、丰富性、评价性等方面进行了评课。他倡导班会要站位高、视野宽、立意新、设计精、切入准、形式活、体验真,要以班主任良好的自身素养,坚持的教育理念、自觉的教育反思,真切的教育实践,创新的教育意识,激活学生个体带活班级整体。以今日自己的优秀带动明日学生的优秀,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8.jpeg


万校长的班会课点评切实中肯,对班会课设计的独到见解为老师们开拓了思路,为劳动教育在班会形式下的创新设计注入了能量的同时,也为工作室成员们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在成长为名班主任的道路上,要学会把握住主题班会课这一德育契机,整合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室的劳育主题,不断推动班级劳育实践,进一步落实班级的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管理。

实践初探 点睛之笔

未来在课堂,也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上,因此工作室成员蒋茂全、杨蓓老师的主题分享紧随其上。

蒋老师站位教学管理,对《学生参与家庭劳动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归纳,解析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提出要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家长、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也对寒假的劳动任务做了精密周到的设计。  

9.jpeg


杨蓓老师则站位课程设计,以书香孕劳知、家风育劳情为引,推荐了一系列的寒假读书课程、《舌尖上的中国》等传统文化劳动分享课程,其分享渗透了杨老师爱读书、爱思考、爱生活的品质,更彰显了一个教育人立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温先贤崇尚劳动的家风家训的担当意识。

10.jpeg


两位老师对于未来班级劳育的实践设想给了其他工作室成员们灵感和启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劳育实践的道路上,大家并肩前行,一定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育能力。

“缪”语暖暖 携手共进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缪春蓉老师作活动总结深情地回顾了半年来工作室的成长之路,以“十有”——工作室组织管理有条有理、成员发展有勇有谋、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组员合作有商有量、工作室成长有始有终高度提炼了工作室一路发展的盛景,在她的回顾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初遇的金秋,那一见如故的相识;一次次活动的精彩瞬间,智慧闪现,匠心追寻;一个个教育现场中我们与孩子们一起以劳育德,以劳铸魂,以劳共情,以劳促思,以劳养心。我们朝着远方,行走在路上。

11.jpeg


缪老师和工作室成员们一起,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在接下来的征途中,工作室将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志愿意识、环保意识等公民意识,整合老师、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多重资源,开设家长讲堂、劳模课堂、烹饪插花课堂、农耕农场体验课程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创新尝试;开展基于劳动体验的多种社会实践;打造基于劳动协作的团体;展开感受亲情的节日劳动;建设基于开拓学生能力的劳动全方位课程体系。

12.JPG


回首过去,我们踌躇满志;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专家引领促成长,砥砺前行正当时,本次德育研讨活动扎实高效,有序推进,其高度、广度、深度、力度,都给与会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在工作室领衔人缪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携手共进,一定能扎实推进劳育实践,始终饱含热情,奔赴在德育研究的第一线!

(文/缪春蓉   /姚晓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