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生命的节奏,倾听内心的声音,朗读者用一双声音的眼睛读世界,看人生。“雅悦阅读节”系列活动之“我是朗读者”与大家见面啦!让我们以书为伴,沉浸于满屋书香,成为文学的阅读者,人类心灵的倾听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一个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正在开展一场场温馨而又热烈的读书会,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畅饮这“源头活水”,播撒读书的种子。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自古以来,梅花都是高洁、坚韧的象征,它的傲雪精神令人称赞。八(1)班吴攸一家开展了一场以“梅”为主题的家庭读书会,在读梅、谈梅、画梅中体会梅的精神。
朗读内容原文
《古诗素描》(节选)
那一天清晨,一场黑暗中的大雪刚刚平息下来。
诗人被一声梦中的鸟鸣唤醒,一转身,就看了满屋的阳光。他披衣来到了书案前,洗砚池已在严寒中结了一层薄冰,那盏小小的油灯,也早被昨夜一阵穿堂的冷风吹灭。
只有那一张卷开的宣纸,在案头静静地平铺着,那支秃笔下的梅树,枝丫爬满了那一方雪白的尺寸。它真的会带来春天的讯息吗?
一朵一朵清雅的花儿,在一团淡淡的水墨中散开,如乡村的女子,神清骨秀、朴素端庄。即使再喧嚣的尘世,也无法侵蚀她们的纯洁和美丽。这些雪中的花朵啊,让所有的寒冷荡然无存!
她们不娇不媚,花开花落,默默无闻,从来没有想过要用鲜艳的色彩去捕获世俗的赞美,也不愿挤在百花丛中,展示自己的美丽。她们只是一树傲世的梅,在冬天,在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孤芳自赏,独善其身。
诗人抬起头望着窗外,阳光安逸地躺在雪地上。有一种迷人的馨香,在天地之间流动,有一股人间的正气,在诗人身上流动!
《墨花墨禽》节选
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多以表达清冷孤高的传统审美意趣。到了元代,以王冕为代表,独辟蹊径,易以繁花,往往千丛万簇,风神绰约,建立了一种新的梅画风格。画面虽然枝条密密,繁花如锦,却没有纤弱娇柔之态,益发显得珠玉迸发,清气袭人。“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这首《墨梅》便出于王冕之手,并题于其名作《墨梅图》上,王冕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实际上是自喻其身,表达自己不愿妥协世俗的孤傲情操。
朗读感悟:
这些小小的花朵,每一瓣,都是一个坚贞不屈的灵魂,生动了一个沉寂的季节。即使隔着很远的距离,也能知道银光皑皑的色彩,那不是雪,而是洁白的天使!因为有隐隐浮动的暗香,穿过素影横斜的琼枝,被一阵路过的风散落在天地之间,芬芳了所有黯然的日子。
阳光终于从乌云中冲了出来,温暖立刻包围了残冬,是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让每一位孤寂的灵魂,看到一线若隐若现的希望。
梅花已经开了,春天还会远吗!
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八(3)班张子衿一家以“选择”为主题,带领我们品读经典、品味感动、品析成长。
朗读内容原文:
《傅雷家书》片段
也许你觉得应该名次再前一些才好,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美中不足”之感?可是别忘了,孩子,以你离国前的根基而论,你七个月中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这次比赛也已经尽力而为。不但如此,这七个月的成绩已经近乎奇迹。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妈妈是对的,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党的感情;多少年来,她嘴上不说,心里是一向认为我低估你的能力的;如今她统统向我说明了。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用多么愉快的心情承认错误: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
抗疫前线的一封信
作者:王孔成
亲爱的来来:
你好!
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席卷全国,冲击着春节的喜庆。即使是你的降生,爸爸也忘记发朋友圈庆祝,每天关心最多的是疫情进展。2月12日夜间11点多,爸爸接到科室领导的电话,需要第二天动身驰援武汉。我很激动,激动自己终能前线战疫;我很不安,不安自己能否胜任;我很不舍,不舍你的妈妈、姐姐和刚出生的你。但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天职,没有大家何来小家,爸爸甘愿做一位逆行者,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爸爸妈妈一直想给你取一个好听的乳名,直到接到这个电话,妈妈想到了“来来”这个名字,期盼爸爸凯旋,希望所有逆行者平安归来!
爸爸所在的医疗队有很厉害的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大内科、大外科的医生护士,从15日接手武汉第一医院的两个重症病区开始,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梳理了所有患者的病情,并展开多次病例讨论,集思广益,使患者获得最好最优的治疗。
转眼来武汉已经十余天了,没有了起初的激动和不安,随着工作的展开,更多的是在想如何诊治患者,如何安抚患者,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爸爸所在的病区已经有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了,接下来将陆续有患者痊愈出院,等全部治好了,爸爸就回来了!
今天你满月了,爸爸通过视频看到你们了。妈妈真厉害,把你和姐姐养得胖乎乎的,爸爸都要认不出你们了。姐姐又学会了一首新诗,以后你也要跟姐姐一样棒哦。
妈妈让爸爸不要担心你们,爸爸虽然抗疫在前,但后方有政府、单位等各级部门在保障着你们的生活。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社区领导,感谢妈妈和爸爸所在两家医院的领导、同事,他们送来生活物资,更送来关心和支持,让爸爸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希望你和姐姐像两颗种子,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两棵茂密的树木,为他人撑起一片绿荫。
晚安,来来!晚安,点点!
爸爸写于武汉
2020年02月27日凌
《追风筝的人》(节选)
著:【美】卡勒德﹒胡塞尼 译:李继宏
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天空布满紫色的、红色的晚霞。我沿着那条繁忙而狭窄的街道步行,将拉辛汗的寓所撇在后面。那条街是嘈杂的小巷,和那些迷宫似的深巷里闾交织在一起,挤满了行人、自行车和黄包车。它的拐角处竖着各式各样的布告牌,粘贴着可口可乐和香烟的广告;还有罗丽坞,指巴基斯坦拉合尔的电影业的电影海报,展示着一片开满万寿菊的原野,卖弄风情的女演员和古铜色皮肤的英俊男人翩翩起舞。
我走进一间烟雾弥漫的茶室,要了一杯茶。我朝后仰,让折叠椅的前脚离地,双手抹着脸。如坠深渊的感觉渐渐消失,但取而代之的是,我好像睡在自己的家中,一觉醒来,发现所有的家具都被重新摆设过,原先习以为常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裂缝,现在全然陌生了。我茫然失措,只好重新审时度势,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怎会如此熟视无睹呢?
服务生把一个茶杯摆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桌脚交叉成X状的地方有一圈胡桃大小的铜球,有个铜球松了,我弯下腰,把它拧紧。我希望我也能这般轻而易举地拧紧自己的生活。我喝了一口数年来喝过的最浓的茶,试图想着索拉雅,想着将军和亲爱的雅米拉阿姨,想着我未完成的小说。我试图看着街上过往的车辆,看着行人在那些小小的糖铺进进出出。试图听着临桌客人收音机播放的伊斯兰教音乐。任何东西都可以。
这么多年来,他怎么可以一直欺骗我?欺骗哈桑?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抱我坐在他的膝盖上,眼睛直勾勾看着我,并说,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难道他没有亲口对我说那些话吗?而现在,在我葬了他十五年之后,我得知爸爸曾经是一个贼!还是最坏那种,因为他偷走的东西非常神圣:于我而言,是得知我有兄弟的权利;对哈桑来说,是他的身份。他还偷走了阿里的荣誉。他的荣誉。他的尊严。
我不禁想起这些问题:爸爸如何能够面对阿里的眼睛?阿里倘若得知他的妻子被他的主人以阿富汗人最不齿的方式侮辱,他如何能够每天在屋子里进进出出?爸爸穿着那身棕色旧西装、踏上塔赫里家的车道、向索拉雅提亲的形象在我脑海记忆犹深,我如何才能将它和这个新形象结合起来?
这儿又有一句为我的创作老师所不屑的陈词滥调:有其父必有其子。但这是真的,不是吗?结果证明,我和爸爸的相似超乎原先的想像。我们两个都背叛了愿意为我们付出生命的人。我这才意识到,拉辛汗传唤我到这里来,不只是为了洗刷我的罪行,还有爸爸的。
拉辛汗说我一直太过苛求自己。但我怀疑。是的,我没有让阿里的右脚踩上地雷,没有把塔利班的人带到家里,射杀哈桑。可是我把阿里和哈桑赶出家门。若非我那么做,事情也许会变得全然不同,这样的想法不算太过分吧?也许爸爸会带着他们到美国。也许在那个没有人在意他是哈扎拉人、人们甚至不知道哈扎拉人是什么意思的国度,哈桑会拥有自己的家、工作、亲人、和生活。也许不会。但也许会。
我不能去喀布尔。我刚才对拉辛汗说,我在美国有妻子、房子、事业,还有家庭。但也许正是我的行为断送了哈桑拥有这一切的机会,我能够这样收拾行囊、掉头回家吗?
我希望拉辛汗没有打过电话给我。我希望他没有把真相告诉我。但他打了电话,而且他所揭露的事情使一切面目全非。让我明白我的一生,早在1975年冬天之前,回溯到那个会唱歌的哈扎拉女人还在哺乳我的时候,种种谎言、背叛和秘密,就已经开始轮回。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说。
一条终结轮回的路。
带上一个小男孩。一个孤儿。哈桑的儿子。在喀布尔的某个地方。我雇了黄包车,在回拉辛汗寓所的路上,我想起爸爸说过,我的问题是,总有人为我挺身而出。如今我三十八岁了,我的头发日渐稀疏,两鬓开始灰白,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开始侵蚀我的眼角。现在我老了,但也许还没有老到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地步。尽管最终发现爸爸说过很多谎言,但这句话倒是实情。
我再次看着宝丽莱照片上的圆脸,看着阳光落在它上面。我弟弟的脸。哈桑曾经深爱过我,以前无人那样待我,日后也永远不会有。他已经走了,但他的一部分还在。在喀布尔。
等待。我发现拉辛汗在屋角做祷告。我只见到在血红色的天空下,一个黑色的身影对着东方朝拜。我等待他结束。
然后我告诉他要去喀布尔,告诉他明天早上给卡尔德威打电话。
“我会为你祷告,亲爱的阿米尔。”他说。
朗读感悟:
阅读《傅雷家书》,让我感慨于傅雷的爱子至深与责任担当。阅读《抗疫前线的一封信》,让我感动于这位在抗疫一线的父亲的英勇与温情。阅读《追风筝的人》,让我体会到了阿米尔内心的挣扎。最后他选择去阿富汗,选择去救赎幼时的懦弱。我想,这就是成长,这样的选择成就了阿米尔。
在人生的长河中,选择无处不在。选择永远懦弱,还是在某一时刻选择战胜懦弱让自己成长起来?这也是一种选择。无论如何,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起来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亲子阅读,不仅是陪伴,更是共同成长。让我们用阅读点亮生命,用朗读倾诉心声,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
(文/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