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24悦读>>文章内容
漫步光影世界,品味人生万千——“雅悦阅读节”系列活动“雅荐·徜徉在光影世界”(一)
发布时间:2020-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二十四中宣

你可曾百感交集?在电影《流浪地球》中,那一幕幕无问归程拯救地球的震撼场景是否触动你对人类发展及共同命运的深切思考?

你可曾笑中含泪?在电影《美丽人生》中,那个于绝境中编织美丽谎言,用极致的喜剧守护孩子童真的父亲是否也让你唏嘘心碎?

你可曾心潮涌动?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个用二十年挖出一条自由隧道的安迪是否给予过你永怀希望的力量?

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好的电影,总是具备直击人心的力量,我们也总能从中找寻到爱的慰藉。这便是电影的魅力!“雅悦阅读节”系列活动之“光影世界”活动上线啦!

你看,一篇篇观影感受在同学们笔下缓缓流淌,有似清风又如余晖般的恬然清淡;亦有似大海又如星河般的壮阔深远。二十四中的莘莘学子于多彩斑斓的光影世界,品味万千种人生滋味。


1.jpg

《传染病》    美国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电影《传染病》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同样是动物携带的病毒,同样是快速传染,与新冠病毒何其相似,电影宣传海报上的那句标语“Nothing spreads like fear”(没有什么比恐惧传播更快)更是疫情传播最真实的写照。

八(2)班钱昕漪同学有感而发,将电影中种种混乱场面与祖国果断而迅速的行动形成对照,歌颂疫情之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追寻曙光与温暖的感人事迹。

疫 情 之 下

  八(2)钱昕漪

庚子年的春节,是一个黯淡无光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庚子年的春节,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春节,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携手抗击病毒。

一部2011年上映的电影——《传染病》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全球新冠病毒大爆发的环境之下再次回望,这部电影犹如一则灾难预言:原来所谓的“现在”,不过是又一次历史的重蹈覆辙而已。

电影的丝丝缕缕在如今的现实里似乎都能找到映照。同样是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飞沫和表面接触传播;同样有超级感染源:无症状感染者;疫情爆发同样正值全国性节日;同样有人趁机发“国难财”。疫情伊始,各国政府为“维稳”对外隐瞒真实情况;有人借网络平台传播谣言,推销连翘,由此赚取450万美元……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世间百态。当病毒来临,最可怕的也许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谣言、是人性、是人。

电影中,领导者居庙堂之高,却欺上瞒下;物资紧缺,群众滋事闹事;暴乱、盗窃,交通系统瘫痪……让我感到阵阵恶寒之余,更多的还有庆幸。庆幸我们的国家与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庆幸我们有那么多平凡而伟大的奉献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不惧,奋战在疫情第一线,怀的是为国为民的仁心大爱;医护人员英勇抗疫,厚重的防护服下是被汗水浸透的身躯;建筑工人坚守战场,100台机器同时开工,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社会各界众志成城,一批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前线……面对疫情,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以星星之火,汇聚燎原之势。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淡淡几句蕴含的是跨越国界的深沉大爱。我亦庆幸,在中国抗疫最危急的时刻,日本、伊朗等国纷纷向中国伸出的援助之手。

他们,都是温暖的春风,都是人间的四月天。

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是黑暗的,但我坚信,不远的明天,这黑暗将被光芒冲破,永不复生。所有黑暗之下都隐藏着柳暗花明的希望和曙光!

愿疫情永散,病毒永终!等危险过去,我们再一起去阳光下,热情相拥!

 

2.jpg

《绿皮书》     美国     导演:彼得·法拉利

一本“绿皮书”,是消除阶级与种族隔阂的诉求与渴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南部,黑人钢琴家唐与白人司机托尼共同演绎了一段啼笑皆非却充满温情,同时又发人深省的巡回演出之旅。

八(6)班阮千乘同学的影评《我们,都在路上》,以“歧视”、“勇气”和“友情”为关键词,分享了“勇者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是预见对方的需要”的心得感悟,并诠释了我们每个人都“永远在路上”这一永恒的主题。

我们,都在路上

八(6)阮千乘

《绿皮书》到底是什么?用一句话表达就是:黑人定制旅行保命手册。在美国结束南北战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但有色人种低人一等的观念仍未改变,黑人并没有获得和白人同等的权力。尤其是在南方,白人和黑人之间,还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小小的《绿皮书》详细记录了全美对黑人友善的地方,可以安全出入的餐厅、酒店、加油站等场所。

电影改编自这样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流社会有着很高知名度的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博士,请托尼·立普做他去南方演出的私人司机和助理,而托尼是一位没怎么受过教育但很聪明,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又简单粗暴的白人混混。两个地位和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一路南下,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到中途的彼此蔑视,到最后的互相帮助,由此产生了跨越种族、肤色,温暖人心的友情。

从这篇电影中,我主要提取了三个关键词:歧视,勇气和友情。

歧视分为两种:同等地位的种族歧视和不同地位的种族歧视。虽然雪利博士生活在高层社会,但是还是会遭到那些地位同等的人的歧视,仅仅因为他是黑人。在为白人们演奏完歌曲之后,他却不能在屋内上厕所,而要去屋外的茅草屋上厕所。在台上,他是一个光鲜亮丽的钢琴家、博士,下了台,就又是一个饱受歧视的老黑,这就是同等地位的种族歧视。而在一次旅途中,托尼在路边方便,雪利博士表示非常不可理喻,过了一会儿,托尼又回车里把他的钱包拿走了,怕雪利博士偷拿。哪怕黑人社会地位比白人高出一大截,骨子里歧视黑人的态度依然存在,这便是不同地位的种族歧视。所以永远不要歧视别人,因为当你歧视别人的时候,或许同时也在被别人歧视着。

勇气这个词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处处可见。雪利博士在北方,可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他却选择南下做一个巡回演出。我想他是知道的,南下意味着要受到更多的歧视,即使他的社会地位很高,每天西装革履,为白人演奏音乐。我想,这次南下,他也是在寻找自己,寻找真正的自我,也是对自己下了一个很可能无法完成的挑战书。其实,人的一生正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抛去旧我,寻找真我。托尼也是这样,当在圣诞夜前夕回到家时,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吃饭,完全不像以前,吵吵闹闹,亲戚便问他:“你没事吧,怎么这么安静?”托尼在经过俩个月的磨练之后,也迎来了一个新的自我。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足够狠,才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如果你是懦夫,你就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者,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

友情,是这篇电影中贯穿全文的一个关键词。这次南下,雪利和托尼其实一直在互相学习。雪利博士是一个安静的绅士,而托尼是一个粗俗的混混。在肯塔基州吃肯德基炸鸡的时候,托尼很好地利用了他很会怂恿别人的特点,让雪利博士接受了炸鸡这个新事物,并告诉雪利博士:“我爸爸和我说过:‘做什么事都要倾尽全力,工作就工作,大笑就大笑。’”当雪利博士学着托尼一样向窗外扔炸鸡腿时,雪利博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和托尼一起大笑起来,抛去内心的不愉快。当托尼给妻子写信的时候,雪利博士教他如何写出真正能表达他对妻子爱的句子,后来托尼也学会了写信。雪利博士一直饱受欺负,是托尼利用了他强大的社交能力,一次又一次帮助雪利博士解困。在最后一次圣诞演出时,因为雪利博士是黑人所以不让他进餐厅用餐,他第一次勇敢地站出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不再对那些白人低声下气。我想这种针锋相对的性格,也是从托尼身上学来的吧。很多看起来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像朋友。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

“永远在路上”不仅仅是在这部电影的表象中,托尼和雪利博士一直忙碌在各个地方巡回演出。其实雪利博士也在寻找自我的漫漫长路上,托尼也是,他从一个五大三粗的混混实现了蜕变。

他们都在路上,都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也是,我们也是在逐渐成熟的路上。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条路,而这条路通往哪里,我们谁也不知道,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们才能看清这条道路上的荆棘和希望。

我们,都在路上。

 

电影是什么?

是你,是我;

是过去,是未来;

是一切我们经历或不曾经历的;

是看尽一切的万花筒;

是亿万万种人生的可能。

走进电影,

体验身临其境的热爱与美好;

感悟人生,

让银幕上的光辉照亮每一位二十四中学子的心灵!

(文/孙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罗汉路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