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中,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一定想念校园里书声朗朗的晨读吧!一定很想和很久未见的同学一起在语文课上酣畅淋漓地来一次齐声朗读吧!雅音可悦,倾耳共赏。“雅悦阅读节”系列活动之“为你读诗”活动已上线了!
你听,那一首首饱含真情的诗篇从同学们的口中娓娓道来,包罗万象的诗歌内容,各有千秋的朗诵风格,伴随着悠扬婉转的音乐,撩拨你我的心弦,陶醉在诗歌中描绘的那一幅幅动人画卷。
七(1)班颜琢珺同学以一首自己改编的《众志成城,全民战疫》,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掷地有声。
原诗:
众志成城,全民战疫
改编者:七(1)班 颜琢珺
这是一个寂静的新年,
恐惧与焦虑弥漫在黄鹤楼边。
红色的新年变成了白色的战场,
病毒的幽灵在荆楚大地上空盘旋。
一夜之间,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
疫情就是命令。
于是我看见,
我看见巡警在风雪中按下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看见白衣天使交上赴约生死的请愿书信。
看见研究团队日夜不休共为战疫拼命。
火神雷神日月兼程,诺亚方舟动若霹雳。
他们在风雨中前行,
无论是防护服、显微镜都成了他们抗战的武器。
那三级医疗保护下的,是疲倦的身体,
那防毒面罩下已是被勒得触目惊心。
其实他们家里也有年迈的双亲和嗷嗷待哺的儿女,
此时此刻的奋进是为了帮助更多更多的姊妹兄弟。
善良的同学们捐口罩献上微薄之力,
年过八旬的院士,却毫不犹豫的穿起战袍,向着前线冲去。
我们有着必胜的决心,与这病魔血战到底。
打好这场战役,弘扬我大国威力。
阳光终会照进,胜利终会来临。
我们相信,生命挽救的生命会更加绚丽,
胜利连着的必定是更大的胜利。
此后我国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那时再一同去赏那红梅花开,飘香万里。
推荐语:
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情况很真实。通过对普通民众、抗击主要人员以及领导团队三个层次的描写,将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援壮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印证了题目中“众志成城”四字,从而更有说服力地向大家传递出一种团结积极的力量。
七(3)班周钰祺同学带来了一首《战疫之歌——我相信》,声音活泼灵动,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给予我们战胜疫情的希望与信心。
原诗:
战疫之歌——我相信
南京文艺志愿者创作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却不知道你的面容。
我相信天使救死扶伤,
高尚圣洁的心灵。
我只看见你的出征,
却不知道你的姓名。
我相信勇士逆向而行,
舍生忘死的冲锋。
我相信手挽手风雨同舟,
我相信肩并肩众志成城,
春回大地还会再相拥。
我相信我们同饮一江水,
我相信我们同流一片情。
亲爱的人,亲爱的城,
春回大地,我们再相拥!
推荐语:
在这非常的战疫期间,在我们与新型冠状病毒之间,有一面牢固的防护墙,那是有无数为抗击疫情付出的人们组成的墙,他们默默地付出,为了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险,奋战一线。这首诗充满了希望,作者表达出对那些为疫情付出的人们的敬佩以及对他们的肯定,对未来抗击疫情充满信心,也鼓励人们一起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七(4)班胡越同学以《因为我们是中学生》这首小诗,带领我们重温青葱岁月的美好、热血、纯真,中学时代的点滴回忆将被永照旧远珍藏在你我心底。
原诗:
因为我们是中学生
作者:胡敏月
我们拥有阳光
拥有花朵
拥有朝雾
拥有晚霞
我们在晨风中奔跑
在雾霭中咏唱
为冬雪而激动
为春草而慨叹
因为我们是中学生
我们拥有课本
拥有紧张
拥有阅读
拥有演算
我们为长蛇阵一般的作业而烦恼为从天而降的100分而张狂
在题海中浮沉在书山里登攀
因为我们是中学生
我们拥有讲台
拥有球场
拥有饭堂的喧嚣
拥有寝室的胡侃
我们为足球的沉寂而扼腕拍案
为抗洪壮举慷慨激昂
在呵斥和教鞭下满腹委屈
在鼓励与夸奖里心花怒放
因为我们是中学生我们拥有花朵拥有阳光
拥有青春 拥有未来!
我们珍惜时间多情的赏赐
铺开蓝天书写不羁的畅想
为了知识和信息
我们如饥似渴
为了新的世纪 我们活力无限
因为我们是中学生
推荐语:
在这个和平而又昌盛的年代,我们拥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学生。“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要背负起它的责任。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正是祖国的未来!这首诗情感饱满,富有活力,表达了中学生活的五彩缤纷,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活力无限的昂扬气氛。也喻指了拥有美好背景与无限未来的我们,应该全力大胆地去拼搏,“因为我们是中学生”!同时,在朗诵这首诗歌时,我们也更能够感同身受,并把我们的身份与情感,淋漓透彻地融入进这首诗歌中。
七(7)班黄贝贝同学用温柔真挚的嗓音诵出舒婷的《这也是一切》,寄托着对于美好事物的坚定信念和热切向往,希望每个人都能永远守住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
原诗:
这也是一切
——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作者: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推荐语:
舒婷在70年代末认识了北岛等青年诗友,正如此诗的副标题“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所说的一样,此诗是对北岛《一切》的应答。
观北岛的原诗《一切》:“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
而舒婷在《这也是一切》中,表达出她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坚定信念和向往。她将此诗献给读者,来重新焕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解除人们心中的困惑,鼓励人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念和责任感,充满了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希望和鼓励。
舒婷永远保持着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永远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是我们能从她的诗中得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力量。
七(8)班霍欣月同学深情演绎了这首《在山的那边》,透过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激励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寻找心中的那片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
原诗:
在山的那边
作者:王家新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推荐语:
这首现代诗激励我矢志不渝地寻找自己心中的那片海,也告诉我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攀登,需要奋斗。也许攀登艰难,道阻且长,但是我相信最终会翻过那些高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当我我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读读这首诗。我知道翻过了一座知识的高山,又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在等着我,也许我会步履艰难,但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我能收获高处的风景,实现自己的理想。
七(10)班汤婧萱同学带来一首描绘常州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情形的小诗——《你是江南第一燕》,声音铿锵有力,让我们看到那些置生死于度外的医疗队员的模样,给人以强烈震憾。
原诗:
你是江南第一燕
——写在常州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之际
作者:苏刚
一月没有繁花,你击浪为花
一月没有莺歌,你盟誓为歌
大江奔腾而下,你逆流而上
厨房客厅还弥漫着年味
你在悄悄整理行装
万家灯火掩不住春寒料峭
龙城集结号已经吹响
天宁、钟楼、武进
大运河、青果巷、毗陵驿
一衣带水的江城,似乎更阴沉
武昌、汉口、汉阳
黄鹤楼、户部街、珞珈山
必须有人,带去春天的讯息
逆风,以初心的名义
以爱与天使的名义
以共饮一江水的名义
只携征衣与吴钩奔赴荆楚
与日月赛跑,与瘟神赛跑
你是夜行者你是神行者
你是利剑你是刀锋你是金戈
你是十万旌旗,壮志凌云
你是一季惊雷,春风化雨
你是江南第一燕
第一声春天的呢喃
穿越大江大河唤醒故国楚乡
要不多久,樱花绽放了
黄鹤楼的玉笛翩入寻常人家了
推荐语:
在这特殊的时期里,我看到了这首诗,看到了在祖国危难之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小诗写的就是我们常州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时的情形,一个个至生死于度外,化身为利剑、刀锋、金戈,伟大的医疗队员,向前冲的样子,给我以强烈震憾。
愿我们都能读一读这首诗,危难之际中华儿女从来不会退缩。求学之路上的我们,在面对重重荆棘、漫山危石时,同样不应畏惧。如此,甚好!
诗的语言,典藏着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文明的风骨铿锵。
诵读诗歌,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
感悟经典,让这一首首动人诗篇回响在美丽的二十四中校园!
(文/史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