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9日,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2019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校研讨活动”在北京召开。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参加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李静波、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辛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处长张珊珊出席了会议。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20余名专家分三组一对一地对课题校进行了指导,来自全国部分中考改革试点地市与中心部分实验区的有关部门领导及60余所课题校的校长与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州市示范实验区五所课题校之一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8日的分组研讨中,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徐峥作了“‘把更丰富的教育带给学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中期汇报和答辩。课题组五位专家对学校的中期汇报进行了精准的把脉诊断。专家们一致认为此课题紧跟时代步伐,很好地把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将综合素质评价和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学校育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功能,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供经验,创造条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务实的工作、特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被推荐在9日的全体会议上作为全国五所学校之一作典型发言,这是本次会议上唯一一个代表江苏省实验区作经验介绍的初中校。
辛涛教授专门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课题校展示为例做了综合点评,他认为课题校在建立社会共识、设计评价工具、打通课程教学、运用评价结果等方面取得的创造性经验。
刘高平副校长表示,会后将在常州市教科院的指导下,认真吸收专家组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重点就五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从全局与战略高度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对于教育整体变革的重大意义;二是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三是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处理好政策的统一性与学校的个性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以解决问题为具体指向,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成果和经验;五是按照研究计划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打造一批专业队伍,提炼一批优秀成果。
在未来一年里,学校将积极探索、克服困难,不断总结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广泛宣传实验区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凝炼的智慧。“把更丰富的教育带给学生”,培育“品行雅正、情智和谐、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文/徐峥 图/刘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