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读书方式,常州吟诵是采用常州方言进行的吟诵,是资料收集最早、抢救最为全面、研究最深入,并唯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吟诵项目。
2019年,二十四中历史组将“常州吟诵”引进“雅慧”选修课程,吸收了近30名学生,成立了第一支初中部的“常州吟诵”班。这些小成员,操着“不太一致”的常州方言,听着完全不了解的“吟诵调”走进了课堂。
在常州市“常州吟诵传习所”的资深成员——语文组朱惠静老师的引领下,参差不齐的学生们逐渐吟出了同一个乡音、吟出了同一种雅韵!
常州市举办“春华秋实,四季流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常州吟诵大型诗会活动,学校吟诵班学员有幸被邀请参与此次盛会。流火的6月,选定三首古诗曲目《梅花》、《墨梅》、《登鹳雀楼》后,同学们在暑假“24中吟诵群”里热火朝天地练习,一遍遍发音频、朱老师一点一点指导纠音。
9月21日,同学们在朱老师安静悠远的古琴伴奏声中用常州话吟诵, 舞台上琅琅雅韵,地道的乡韵、浓郁的乡情、深情的演员、美艳的舞美,交织成一幅常州吟诵传承创新的交响诗画。诗会上,朱慧静老师还吟诵了由她创作的七律《咏秋白》,赢得阵阵赞誉。
历史与文学、常州吟诵与现代学子、传承与弘扬,在二十四中吟诵班里恣意流淌、渗入心脾!
(文/王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