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孟夏,草木初长,满城风絮。二十四中“江南梅”文学社的同学们满怀喜悦与激情,5月21日探访了封闭长达四年的常州青果巷。
龚自珍有云:“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走出名家最多的,必然就是文脉悠长的青果巷了。还未至近处,先入眼的便是有刘海粟先生题词“青果巷”三字的高大牌楼,而后的便是运河与攒动的人头。白墙黛瓦青石路间,好一派小桥流水江南的景致。
一条街巷,一个朝代;一条弄堂,一段传奇。
小巷中极惹眼的便是唐氏八大宅。唐荆川何等鼎鼎大名之人,抗倭护国的事迹化作一身浩然之气,存留于后人心间。而那紧闭的朱门与高堂垂檐,却让人不自觉地驻足。仿佛与那位英豪的距离被拉近了似的,同学们怀想古远的盛事,心间落下喧闹中的一片寂静。
最吸引人的便是周有光图书馆。二进院落,爬着青苔的砖石似乎能让人窥见周有光先生年少时的回忆。字句,图片,书籍,我们只走了一圈,却像观遍了汉字在新时代的精彩。当一个人将有尽的生命与人类无限的壮丽事业结合在一起,那迎接他的,必然是不朽与伟大。
漫步在青果巷里,祠堂、戏楼、牌坊、钱庄、药局、桥梁、古井、古树名木等星罗棋布,无一不展示了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出了巷口,转身回望,青果巷就像运河畔的那一点玲珑笔墨为龙城点睛,而我们则坚信这座城市的未来,这时代的未来,都将交由我们写就。
(文/八(8)夏相蕴 指导教师、图/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