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该以怎样的方式正确打开?也许,答案就在这里——
3月15日至3月17日,2019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OM)选拔赛暨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全国有660支参赛队伍参加了六大主题项目,约有5000人齐聚青少年科技盛会。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OM代表队在总教练杨小春副校长带领下,参加了本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投掷结构项目。为了以最佳状态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同学们提前一天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考察赛场、休整道具、排练磨合,晚上还继续改进音效,力求完美。
周六的比赛中,大家相互协作,共同勉励,冷静应变。燃烧沸腾的血液,用激情的歌喉、动感的音乐、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点亮整个舞台,演绎出属于24中人的花式青春。
最终不负众望,获得了全国初中组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本次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十四中多年将头脑奥林匹克纳入科技特色课程,学生通过接触和体验头脑奥林匹克的学习方式,逐渐认同头脑奥林匹克精神,为头脑奥林匹克梯队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学校通过雅慧社团课程,培育创新实践能力。校OM队注重常规训练、团队协作,教练组侧重对学生理解、表达、动手、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训练稳固、扎实。此次比赛能获得亚军,主要得益于团队在赛前的充分磨合,队员们对表演风格如何贴近项目以及审美表现趋势要求等做了大量的调整。
即兴题教练蒋奕珺老师说,创新无止境,忘记曾经的荣耀,才能再攀新高峰。
表演组教练周小芬老师说,队员们平时学习非常紧张,能抽出的训练时间非常少,但是二十四中的OMer越是大赛越能激发潜力,现场都发挥得很好。
道具组教练王静老师说,每一次训练都有新的想法,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就是头奥精神。
2019年OM国赛圆满结束,八年级的队员们即将退役,然而OM的精神永续,相信不久的将来,七年级的队员一定不负众望,为二十四中再创辉煌!
在青春的舞台上,一切皆由我们做主。
用旺盛的精力与对完美的执着,
来踏亮这脚下的光环,
让它绽放着自己闪耀的光芒;
用聪明才智与不懈努力,
把一切挫败臣服于脚下。
绽放吧!我的青春。燃烧吧!我的激情。
(文/蒋奕珺 图/周小芬)
感想:
八年级比赛的结束并非是真正的结束,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新鲜血液的注入,必定意味着旧一届的离开,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与不舍,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次比赛中树立榜样,带领他们重识OM精神。每当想起队友的笑脸我便相信OM队会成为这次比赛中学校、老师、同学的骄傲。 ——OM队长八(5)方喆
我们会记得清晨即兴题训练时的脑洞大开,会记得傍晚六点半归途的天宁夕照。已往不谏,来者可追,希望2020年的OM队员依然能披星戴月,做我们的盖世英雄。很高兴在OM竞技生涯结束的这一年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因为难忘。所以青春。 ——主力队员八(8)夏相蕴
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的宝贵经验,是成长的必然。时间过得很快,回想起那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里,我们不懈地努力,全心地投入,让这一个个单调的春日变得充满回忆,受益匪浅。 ——主力队员八(11)朱晨睿
通过这次OM大赛活动,我感受到了智慧和科技的魅力,比赛提高了我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一次比赛就是一次历练,参赛拿奖固然重要,但是能从比赛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更重要。 ——主力队员八(11)唐嘉骏
即兴题里,大家脑洞大开,天马行空;表演时,大家超常发挥,将创意、演技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淋漓尽致,夺得了好成绩。或许以后很少有这样展示自我的机会了,或许以后很难再像现在这样甩节操了……我会将这份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主力队员八(3)朱加贝
比赛前手心手背都充斥着冷汗,手中的矿泉水瓶被我攥得快爆,心中的隐约犹存紧张。但是临场的我却能异常镇定,这就是在比赛中成长的我。我已经做好接过接力棒的准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0再创辉煌。 ——主力队员七(1)黄天啸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上海交大校园到处是青春的气息,是创新的火花。虽然不是主力队员,但心却随之而动。六年来一直“蝉联”全国二等奖,这次终于喜获一等奖,全国亚军,激动之情无法言表。来年我会担当主力,奋力冲冠! ——候补队员七(7)王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