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党员教师唐湘琴
秦红
几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与我搭档的任课老师无数,想引起我动动笔,写点纪念的搭档也不少,今天我想要重笔浓墨地推出我现今的搭档:老唐。
老唐不是因为她年龄老(其实只比我大一岁),而是她固有的让人放心、沉稳的性格,因此同行们喜欢亲热的称呼她“老唐”。她曾与我说:“我不求有多风光,只求踏实工作,做好自己的事。”她的真诚、朴实、无欲、勤奋、创新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她相处十几年,直到成了搭档才真正了解这位了不起的默默无闻英雄。
她平时只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不善于穿插在人与人之间的红尘中,很少听她议论同事或领导,每天她必做的欢喜之事: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哪怕她身体不适也会抽空到班帮助期待她解惑的孩子,因为她知道孩子们正渴望她的到来。这就是她的真诚朴实。
二十四中人都知道,自己教的班级再好,也不可能比同年级的老师多拿任何额外的奖金,因此老师们每天毫无报酬地进班指导孩子们早读、中午或下午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纯粹是二十四人的崇高境界。毛泽东评价雷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在做好事。我这样评价老唐:一个老师身体好点情况下,耐心为学生服务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不顾身体状况坚持为孩子们耐心服务。过主任,我校的教导主任也曾经和老唐搭档过,她这样评价老唐:她是少有的认真、负责的老师。这就是老唐的又一品质:勤奋、无欲。
写到这,也许你会对老唐有这样的概念:她属于天下所有老教师的形象。千万别着急给老唐这么快下定义,请听我继续介绍。
每次数学课下课后,我班都会闹得特别厉害,他们(特别是男生)围着某一女同学,叽叽喳喳,有时闹得连上课铃也听不见,为此,我还暗暗地生过老唐的气。为了搞清孩子们“疯狂”出于何因?我必须侦查再侦查,是什么让孩子们、甚至我心中乖巧的孩子都疯狂了呢?答案原来是老唐的“健脑题”,每天一个健脑题把所有孩子们学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此时此刻,因为有些孩子聪明,健脑题一出来,他三下两下思考后就知道答案,并想尽快让登记女生为他记上,到学期结束时可以拿到老唐为他们专设的“奖励”。听听这名字“健脑题”就是一种创新,再看看孩子们的热情,一学期下来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越演越烈,参与人数不断扩大,记得此活动刚开始时,老唐还在我面前告过状,说我班孩子做“健脑题”没有另一班孩子热情高,如今的孩子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可见老唐的魅力。
这魅力渊源于老唐的“奖励”,老唐是个认真到极点的人,此话何讲?记得上学期期末结束时,我正准备早点放学,让孩子们回家过寒假,这时老唐拎了红红的袋子,很重很重的袋子,放在我讲台上,没多说什么就离开了,我知道她怕耽误我放学时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各种各样、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笔记本(这可是老唐的对孩子们的用心),由于笔记本的质量之好,估计这些本子的价格不菲,我佩服老唐居然想到在放假前给孩子们送新年礼物,再看,里面有一张纸,上面详细记载一学期孩子们“健脑题”做的情况,并对优秀同学分别发放一、二、三等奖,同时详细记载一学期下来,有进步的孩子,并对他们发放进步奖以及前几名的孩子发放特等奖,每本奖品本上都有唐老师的寄语和签名,我一边给孩子们发老唐自己掏钱为孩子们准备的奖品(约三十几人),一边自责内疚,这么多年,我得到领导和家长的无数次肯定,自以为自己真的很伟大,为孩子们真付出了许多,但和身边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比起来,我所做的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惭愧,但更多的对老唐充满了敬意。
老唐就是那“不怕巷子深”的美酒,相信老唐的“无闻”会“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