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栋老师自1999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始终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责任、勤奋、求实、爱心……在工作中,他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他关心爱护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他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他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班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2009年生命教育周主题班队活动方案《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获常州市教育局三等奖,2010年他带领学生参加“两千年魅力常州,十七届精彩省运——龙城文化遗产寻访”展示中获多个单项一等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014年周老师被评为新北区优秀班主任,2014学年所带九(3)班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集体。他本人也获得“常高新•二十四中教育奖励基金”班级管理奖、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周老师与学生真情交谈的照片还刊登在常州日报上。
2007年8月,因学校发展需要,他顾全大局,成为集团校常州市河海中学创办后的首批教师。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由于妻子也是老师,所以两个双胞胎女儿只能由年迈的父母亲接送上学。他默默地克服家庭困难,早出晚归,以校为家,投入到学校的创办与发展中。河海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他常常扮演着学生家长角色,不仅对本班的学生,对其他班学生也是如此。比如班里的女生於同学深夜突然肚子痛,他及时送她到医院,并联系家长,家长来到医院时,他向家长说明病情后就回校继续值班,后与家长联系於同学的情况,发现家长竟让孩子挂好水后自己回校,于是他立即返回医院,陪着学生,待输好液已是第二天凌晨。平时他关爱学生,积极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班里的蒋同学因与家长相处不融洽,常用不上学来抗争家长的教育,并三番五次的付诸行动,家长无计可施,于是他主动家访,沟通交流,耐心教育,往往一去就是半天,废寝忘食,甚至在英语人机对话中考之日终于做通这位同学回校参加考试。之后,他也常常指导家长,让孩子在后续的初中生活中能稳定心态参加中考,通过不懈努力,该生中考取得了较好成绩。2015年,班上的学生小谢为人偏激,平时会无故撕书,甚至在上课期间多次突然跑出教室躲在学校某角落,家长为此痛苦不已。周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首先劝阻家长带孩子去102医院精神科看病,其次主动找小谢同学聊天,分析情况查找原因,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联系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赵世俊老师、学校心理老师、任课老师共同帮助小谢走出阴霾,学会情绪管理,如今在周老师的关心下,小谢已经成长为一个阳光、快乐、自信的孩子。九年来,在河海中学,周老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不辍地耕耘,播种,培育,采摘。2016年周老师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
身为年级组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虚心请教,耐心指导,认真组织开展好年级活动和课堂质量反馈分析工作,所带年级各方面发展良好。同时注重个人专业发展,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引导学生一心向学。近年来多次开设校级公开课,课题组公开课,受到专家好评。在教学之余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加戴黎军老师主持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研究》市级课题,现已结题,参加赵军老师主持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于2014年12月通过中期评估。《审好题,破难点》在2014年发表于《初中生世界》第47期,2009年《字母表示数》获新北区教学设计一等奖,《在课堂上渗透数学学法指导的实践研究》获新北区年会论文一等奖,2010年《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获新北区年会论文一等奖,2010年《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体会》获蓝天杯二等奖,2014年《从问题到方程》在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2015年蓝天杯新北区赛课二等奖。
随着学校新一轮主动发展的启动,周栋老师执着地立足于这由理想信念、智慧情感、仁爱之心凝聚的三尺讲台,继续无怨无悔地为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作出新的贡献。
(文/周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