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齐聚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小伙伴们看过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并保持集团持续高位发展,8月12日和13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育集 “一核心四分校”的400多位教师齐聚在天宁分校的报告厅,参加了以“修炼师德师能,建设博雅团队”为主题的2018年暑期校本培训。
二十四中党总支书记张洪为本次的校本培训做了动员,他以品尝大餐为喻,提出教育是有规律的,希望全体教师能像品尝美味的大餐一样,通过专家引领积极探索教育的规律,并将自己感兴趣或有共鸣的地方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教师微革命: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
人类有教育,就应该有教师的存在。教师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教育学者、《明日教育论坛》主编张文质提出变革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教师要具备一种积极的理解力。要学会理解学生具备独特性、学会理解学生家庭具备多样性、学会理解教师自身的恐慌感……张主编通过与自己孩子的相处,向教师们展示了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师要具备钝感力,不去判断,多去唤醒、鼓舞和激励学生,要学会将职业转变为事业,最终成就为“命业”。五校区的教师们在张主编的激情演讲中不禁受到感染:要做一个永久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守住内心的火种,不断追求与呼应!”
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空间在课堂
在我校教育集团日渐壮大的同时,如何同步提升办学品质也就成了每个集团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常州市教育局局长杭永宝就“关于教学的三个观点”、“好课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获得更多的好课”这三个问题与教师们进行了分享。他以《浮士德》末尾的一则寓言故事揭示了没有爱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的成长。同时他还提出学校教育的组成细胞就是课堂,他认为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循着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持续不断地变革课堂,不断提高优质课比例,收获的除了越来越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快乐与健康,更有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战场,常州市教科院的教研员徐德同就《基于区域中小学质量监测的教育教学改进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教学与评价改进这三方面向教师们展示了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误区。教师们不禁受到深深启迪:在新的时代,要具备新的方向,立足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从优秀走向卓越——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师专业成长
如果说课程是船,素养是彼岸,那么教师就是掌舵人。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师大博士生导师刘莉莉教授从“走向卓越是一种自我选择”、“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基于学习真实发生的课程结构”、“呵护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四个方面为全体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动力。
启动大脑——思维导图的绘制及运用
数据化时代,信息飞速发展,如何进行信息知识的快速记忆并运用呢?湖州市第十二中学校长俞月琳通过对思维导图进行概述,让教师们明白了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进行平衡发展,从而激发大脑潜能。俞校长又通过与全体教师互动游戏的方式,让教师们学会了绘制思维导图,并深刻感受到了思维导图的种种优势,最后借助有趣的记忆游戏引导着教师们在欢笑声中探索了思维导图运用的神秘。
最后二十四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张慧群对本次校本培训进行点评总结,张校长与大家分享了三点感悟:对新时期的教师来说,培训学习依然是最好的福利;读书是最好的修行,阅读培训期间发到每个人手中的《教师的“微革命”》一书;行动研究是最好的成长路径,要求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课程重构、立德树人进行实践研究。张校长还对集团新学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为期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对于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对集团队伍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相信在新的学期,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人必定会坚守初心,修炼师德师能,建设博雅团队!
(文/吴华丹 图/胡波)